(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祖兆林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当下正是夏收的农忙时节,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不误农时农需,扎实做好服务“三夏”金融工作,为农户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和特色金融产品,为“三农”现代化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风吹麦浪
种粮大户喜丰收
金黄的麦浪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缪黄村的田野间翻涌,夏风拂过盐阜大地,送来新麦成熟的阵阵香气。阡陌之间,当地种粮大户郭军面对丰收在望的1300多亩小麦,脸上难掩喜色:“多亏了建设银行的‘及时雨’,今年种粮面积扩大到1650亩,新建的烘干房也赶在雨季前投用了。”
早在去年春耕期间,建设银行盐城分行就与郭军建立了联系,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当时,该分行助农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助农政策,了解到郭军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却面临资金缺口的情况后,通过“裕农快贷”为其授信31.5万元,帮他顺利实现了扩产的愿望。“三夏”期间是阴雨天气高发期,今年5月,建设一座粮食烘干中心成为郭军的新需求。该分行快速响应,为他量身定制“信用+担保”组合方案,首期15万元信用贷款当日到账,二期该分行联合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辟绿色通道,35万元“城乡融合贷”预计麦收前即可完成投放。
在盐城市,像郭军这样获得建设银行盐城分行金融支持的粮食种植户还有很多。2025年以来,该分行通过“信息建档+场景定制+政策联动”三维协同机制,精准对接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管、收、储、销”全周期需求,累计为12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3000万元,服务覆盖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在强化金融支持的同时,该分行以“裕农通”APP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惠农政策查询、信贷申请、农技预约等功能“一站式”办理,并通过“裕农学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累计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超万人次,以“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为粮食安全生命线保驾护航。
筑牢基础
“稻花香里说丰年”
作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普遍规模不大但业态多样、经营灵活,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许仕斌的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稻米种植、淡水鱼养殖以及稻米初加工,其中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南京市知名农产品、南京金陵味稻子品牌土桥大米为主营内容,是一家南京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2021年以来,该农场多次扩大规模,从早期的220亩扩大至如今的600亩,工作人员也从夫妻二人发展为拥有稳定雇员,农忙时节还要临时雇工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该农场配备了大型拖拉机、插秧机、小型手扶拖拉机及增氧机、投料机等多种专业机械,并建有办公场所、机械和饲料仓库、粮食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及冷库,实现了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和养殖标准化,是家庭农场运营的标杆典范。
但该农场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冬天零降雪、干旱少雨造成土壤缺水、田地干涸,这对2025年水稻种植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赶上春耕节奏,解决干旱问题,许仕斌不得不加大对灌溉设施和灌溉费用的投入力度,可手头的资金不够。
建设银行南京分行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难题,及时与他建立联系并多次上门了解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沟通确认,该分行通过信息建档授信,使用“裕农快贷”信用版为其授信40.2万元。资金到账后,许仕斌迅速升级灌溉设施,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看着蓬勃生长的稻苗,许仕斌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今年的丰收有望了。
精准施策
金融方案“很合身”
时令节气决定的不只是粮食的生长收获,还有粮食企业的运营节奏。每年夏收和秋收时节都是粮企最忙碌的时期。小麦、稻谷等粮食上市数量大、时间集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收购和仓储。因此,每到这时,粮企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作为一家大型粮企,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就面临这样的资金压力。
该公司是集码头中转物流、仓储服务和粮食配载于一体的综合性粮食企业,除了小麦、稻米等主粮品种,该公司业务还涉及玉米、大麦、高粱等多个粮食品种,因此仓储、转运要求复杂,收粮旺季资金缺口大。
2024年9月,建设银行泰州分行为该公司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提供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及时有效缓解了该公司在粮食收购季的资金压力。同时,该分行还专门配备客户经理团队,全程跟进该公司的资金需求,以确保其发挥更理想的资金使用效益。
建设银行泰州分行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后发现,该公司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对资金支付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对此,该分行创新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原本需要该公司自行处理的材料收集、报表采集、合同管理等繁琐流程现在全部由专属客户经理负责,并将准备工作提前1天完成。这一举措使支付周期较客户自主支付缩短了3-5天,确保农户售粮当天就能收到款项。同时,该分行还为该公司开通了个性化网银服务,既提升了支付效率,又保障了资金安全,实现了企业贷款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有效监管。
该公司与建设银行泰州分行建立深度信任并展开更多合作,该公司已有90%的收购支付业务通过建设银行渠道完成。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为该公司投放贷款9340万元。创新的银企合作模式不仅解决了粮食收购企业的融资难题,而且通过金融创新保障了农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