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慈善商店“花花杂货铺”自今年年初正式运营以来,凭借“公益+商业”的创新模式,在资源循环、残健融合、社区共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无锡市公益慈善领域的亮点项目。截至7月,商店累计接收捐赠物资超5000件,实现90%再利用率,营业额突破万元,惠及辖区困难群体及残障人士百余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社区公益新路径。
创新模式,四大板块激活社区公益生态。“花花杂货铺”以闲置资源循环为核心,构建了“捐赠义卖、微创业支持、公益体验、物资救助”四位一体的运营体系:捐赠义卖区,居民和企业捐赠的全新或二手物品以市场价3—6折义卖,所得收益全部注入社区基金,用于帮扶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等群体。微创业格子铺,为残障人士、单亲妈妈等提供免费寄卖平台,手工艺品附带创作者故事卡,既传递温情又助力经济自立,听障店长张旋的画作、困境母亲编织的布包等成为热销商品。公益体验区,定期开展手作课程,由困难群体担任技能导师,居民参与的同时反哺帮扶基金。物资救助专区,通过社区定向发放兑换券,为困难家庭免费提供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实现精准援助。
特色机制,“花豆积分”激发全民参与。商店创新推出“花豆积分”制度,居民可通过志愿服务(1小时=1花豆)或捐赠闲置物品(估值5元=1花豆)兑换商品,形成“公益—激励—再参与”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有超100名居民领取积分存折,“一日店长”活动吸引1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志愿者团队规模持续扩大。
“花花杂货铺”用实践证明了“小商店”也能成就“大公益”,实现资源循环与社区发展共赢,成为无锡市“慈善+商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在环保与资源再利用方面,累计处理捐赠物资5000余件,通过义卖、兑换等方式实现90%再利用率。流动慈善商店深入16个社区开展活动,覆盖80%辖区居民。在残健融合与就业支持上,为听障店长张旋等残障伙伴提供稳定岗位,并通过手作寄卖帮助20余名困境群体增加收入。在商业反哺公益方面,“花花杂货铺”与辖区企业联姻,在爱心物资捐赠、联合开展宣传等方面共同发力,并联动20余家企业,通过集市义卖和企业定制合作实现营收超万元,全部用于社区帮扶项目。
无论是捐赠一件旧衣、体验一次手作,还是担任“一日店长”,每位居民的参与都在为社区注入温暖力量。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拓展三项工作:扩大回收网络,联动高校、企业建立常态化捐赠渠道,解决闲置物资供应链问题;升级服务场景,改造门口集装箱为特色展区,推出更多流动慈善商店活动;实施数智化管理,优化“义仓”小程序功能,实现捐赠、积分、兑换全流程线上化,提升便民性。
朱小君 胡孝波
上一篇: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一篇:南京轮渡迎来航次和游客量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