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离得够近,才能拍得更好;心够真诚,才能写得动人。”这是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饶继猛的信念。从2011年入职至今,他从灭火救援一线的“火场尖兵”,转型为新闻宣传的“镜头卫士”,用光影记录消防担当,以文字传递救援力量。
2011年,饶继猛怀揣对消防事业的向往加入队伍,在基层一线奋战五年。扛水枪、闯浓烟的经历,让他深知消防工作的危险与光荣,也为后续宣传埋下情感伏笔。2016年转战宣传岗位,“零基础”的他面临重重挑战。为学好摄影,他自费购置设备,啃读专业书籍,利用休息时间摸索实践;为抓准新闻角度,他研究主流媒体报道,白天跟随队伍出警拍摄,晚上熬夜整理素材、打磨文字,常常忙碌至凌晨。
这份执着让饶继猛实现快速成长。他的镜头聚焦救援细节:消防员脸上的汗珠、群众获救的泪光、队友间的默契手势,配上细腻文字,让消防新闻充满温度。多年来,他的作品屡获大奖,2021年《公主抱》斩获多项摄影奖项。
荣誉的背后,是饶继猛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为了拍好一张训练照片,他在训练场上长时间蹲守,反复调整角度和参数;为了写好一篇救援报道,他多次采访参与救援的消防员,挖掘动人细节。他说:“宣传工作就像播种,你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就会是力量。”
危难时刻,饶继猛始终冲锋在前。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他随队驰援,7天奔赴18个任务点。在断水断电、通讯不畅的环境下,他白天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拍摄,晚上在临时集结点整理素材。双脚因长时间涉水红肿化脓,他仍强忍疼痛坚持工作,捕捉到诸多感人瞬间。
今年7月,密云区遭遇特大暴雨,轮休的饶继猛接到通知后立即归队。在大城子镇,他拍下孩子穿过“生命之桥”扑进父亲怀里的画面,该场景经传播让无数人感受到消防力量。
14年来,饶继猛用镜头记录了无数个感人至深的瞬间:有消防员在火场中逆行的背影,有救援结束后群众含泪的笑脸,有队友之间互相扶持的温暖,有受灾群众重获新生的喜悦……如今,饶继猛依然坚守在新闻宣传岗位上。“和在一线持续战斗的兄弟们相比,我做的都是小事。”面对荣誉,饶继猛这样说,“我的任务就是宣传队友,让他们奋不顾身救人的报道,能汇聚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强心剂’,也让社会各界在风雨里听到安心的声音,看到希望的模样。”
从灭火救援一线到新闻宣传岗位,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初心与担当。饶继猛表示,未来,仍将带着相机追随“火焰蓝”,在光影与文字间续写担当,让更多人看到消防救援的力量。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