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刘 艳 华灯初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大东门夜市已人声鼎沸,美食飘香,诱人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熙熙攘攘的人流间,一抹抹藏蓝身影穿梭不息。在这璀璨的夜色中,闪烁的警灯与霓虹灯交织,构成了一幅平安和谐的生动画卷。 为守护“夜经济”健康发展,保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新干县公安局倾力打造“夜间警务”品牌,通过强化巡逻防控、优化快反机制、深化警民联动,以坚实的安全屏障为“夜经济”保驾护航,让群众在安全、有序、舒心的环境中感受烟火气息。
巡逻防控护平安
“我们做小本生意,最害怕客人醉酒后闹事。现在随处都能看到民警巡逻的身影,心里特别踏实。”近日,新干大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一名烧烤摊主边忙碌边指着不远处的警务执勤点由衷感叹。 针对夜间人流量激增、治安隐患相对增多的特点,新干县公安局科学布警,精准施策,全面推行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三见警”机制,在夜市、商圈、娱乐场所集中街区等重点区域核心位置设立多个“流动警务站”,成为群众身边的“平安灯塔”。 执勤警力采取“车巡+步巡”“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相结合的立体化巡防模式,加大巡逻频次和密度,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与管事率,全力做好处置应对突发事件准备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紧急情况,快速出击、妥善应对。 今年以来,新干县公安局累计投入夜间巡防警力3000余人次,夜市及周边区域有效警情同比下降27.31%,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感与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快反机制除隐患
“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孩子找不到了。”7月12日晚,金川镇广场擂茶夜宵摊前,一名母亲焦急地向巡逻民警求助。 接警民警迅即联动周边巡逻组和视频巡查岗,仅用10分钟,便在人群中寻回走失儿童。这正是新干县公安局护航“夜经济”精心打造的“1、3、5”快反机制(1分钟快速响应、3分钟到达现场、5分钟内有效处置)发挥效力的生动实践。 该机制针对夜间常见的群众求助、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等警情,通过情指中心接警,统一调度,结合警用无人机“鹰眼”空中巡查、快速定位,实现地面警力精准派遣、快速介入处置纠纷、化解潜在治安风险,大幅缩短了响应时间。 此外,新干县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定期对夜市食品安全、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噪声扰民等问题开展联合巡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跟踪回访,既有力保障了商户的规范有序经营,又让前来消费的群众吃得放心、玩得安心,享受更高质量的夜间休闲体验。 入夏以来,全县夜市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处,服务群众2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摊、大事不出街”,“夜经济”的活力与秩序双提升。
警民联动聚合力
“我们这条街的商户基本上都加入了义警队,大家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巡逻民警报告,特别安全。”7月16日,金川镇华城门习家村步行街的商户王先生自豪地说,他手臂上佩戴的“红袖标”正是平安共建的象征。 新干县公安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夜市商户、物业保安、社区网格员等社会力量,组建起一支支活跃在街头巷尾的“红袖标”义警队。他们在民警的组织指导下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信息收集、防范宣传等工作,有效延伸了警务触角,构建起“警民联动、信息互通、隐患共查、平安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同时,在烧烤摊、小吃街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资料发放、以案说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反诈、防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筑牢平安根基。 截至目前,新干县公安局已组建10余支义警队,收集有效信息50余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20余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