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8 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上海医生在摩洛哥(1975-2025)》新书于“上海书展”正式首发。
上海是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1963年开始上海就参与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197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到今年正好是援摩50周年。5 0 年来一代代中国白衣天使远赴他乡、接续奉献,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异国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
今年恰逢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50年来,上海共有197批、2025人次医务人员不畏艰苦、白衣执甲,薪火代代相传,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上海力量。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致辞中表示,半个世纪前,第一批中国医疗队员踏上摩洛哥的土地,带着听诊器、手术刀和一颗赤诚之心,走进撒哈拉边缘的医院,走进阿特拉斯山脉的村庄,走进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角落……50年过去,一批批中国医生跨越山海,在这片北非土地上留下无数拯救生命的事迹,也留下中摩友谊最温暖的篇章。
援摩工作跨越了半个世纪,中国医生的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得到了摩洛哥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彰显了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就在去年底,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放日报、文汇报一起组织开展了征文活动,共收到队员和家属的征文500多篇,并从中挑选了137篇,于今天正式出版。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1975-2025)》凝聚着2000多名援摩队员的奉献,主要分为历史渊源、仁心仁术、民心相通、趣味生活、异域风情、坚强后盾等6个部分,记录了援摩队员在摩洛哥的工作和生活,有命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感人故事,也有摩洛哥人民与中国医生携手50年建立的深厚友情,还有北非花园的异域风情。活动现场,播放了纪录片《爱从东方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刘海英为新书揭幕。
第1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队长张柏根作为作者代表动情说道,“50年前中国医生犹如一颗种子撒在北非土地,50年援摩医疗队已有8支分队,当年的种子生根发芽,灌溉了一片土地。我们与摩洛哥人民从素不相识,到了解、理解直至彼此信任,成就了两国的特殊情缘。” 第12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总队长刘红炜、第148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阿加迪尔分队外科医生凌臻栋也作为作者进行发言。
正值“中国医师节”,闻大翔代表市卫生健康委祝全市所有医生朋友们节日快乐,同时表示:未来新的医疗技术、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友谊篇章,将在中摩两国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书写,“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也将继续在北非土地熠熠生辉。
原标题:《从播下一颗种子到灌溉一片土地,《上海医生在摩洛哥》今首发》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