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市公司名称]通过电话会议的形式,接受了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等17家机构的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初宏洲、钠电研发技术总监沈博磊参与接待。以下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详细内容。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
时间
2025年8月18日
地点
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
参与调研的机构及人员包括:中信证券的李旭、吴威辰、於学鑫;申万宏源的马天一、莫龙庭;银河证券的陶贻功;天风证券的高鑫;西部证券的张嘉豪;光大证券的陈无忌;东方证券的崔洋;华夏财富的刘春胜;深圳君茂的张明蕾;上海煜德的孔铤安;上海混沌的黎晓楠;玄卜投资的韦琦;长城人寿的魏斌;深圳亘泰的吕科;施罗德基金的谢欣怡;上海菁上的廖安中;Cyber Atlas Capital的彭博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初宏洲、钠电研发技术总监沈博磊。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 钠电业务进展:钠电池产品将率先在两轮车领域规模化应用,尤其是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前景明朗。技术上,钠电池产品已完成第三代迭代升级,第三代NFPP材料50Ah短刀电芯已在第三方实验室试制完成,正配合下游伙伴做性能验证。产能规划将依据市场和订单情况动态优化。
- 定制化开发:针对下游电芯厂商不同性能需求,公司建立了定制化开发体系。通用产品提供压实密度约2.0 - 2.1 g/cm³的方案,高压实场景可定制2.2 g/cm³以上的专用材料。在储能领域,公司针对加工性能等需求,深化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成本管控:当前钠电材料市场价格约2.5万元/吨,因原料多为大宗化工品,成本优化空间有限。公司推进3.5代产品研发,通过自主合成关键原料突破工艺,以优化成本,研发进展符合预期。同时,第4代NFPP已通过小试,中试进行中,成本较前代可降20%左右,加工性能提升,电极合浆固含量55%以上,压实密度2.3g/cm³以上。
- 合作分工:基于现有客户关系,公司提供第三代NFPP正极材料,合作方主导试制新型短刀电芯。双方建立双向数据反馈机制,试制产品面向低速电动车领域,并验证户储场景适配性,若测试达标,技术路线有望延伸至大型方壳电芯产业化应用。
- 产能规划: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初步规划,重点推进选址。一期目标产能年产6000 - 8000吨,二期规划2万吨以上,目前正与多地政府洽谈选址。
- 毛利率提升:今年烟气治理工程与催化剂业务毛利率分别升至27.79%与27.03% 。原因包括高毛利项目集中交付优化收入结构、催化剂事业部筛选优质客户管控订单质量、配方改良与工艺升级降低成本提高良品率。截至7月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43亿元,将持续降本增效。
- CCUS业务进展:国内与中冶焦耐合作推进多个项目,因投资规模大,产业化需遵循周期。海外市场拓展良好,欧洲及中东项目储备丰富,与惠生工程组成联合体参与项目投标。
- 战略合作价值:与惠生工程合作基于优势互补,惠生工程海外业务占比超60%,在石油化工EPC市场渠道和资源成熟,公司聚焦碳捕集技术研发。双方整合资源拓展石油化工行业碳捕集解决方案,推进吸收剂供应等合作模式设计,突破公司海外业务瓶颈。
- 业务协同优势:传统烟气治理业务与CCUS技术协同体现在,公司在碳排放密集型行业拥有优质客户网络和品牌公信力,且在吸收剂性能上有技术壁垒,如船舶碳捕集吸收剂在复杂条件下稳定运行,促成客户复购,为拓展高要求场景提供实证。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也无附件清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