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师生创作现场
北京联合大学师生创作现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锁边有我·大地艺术季”在新疆和田地区拉开帷幕。一群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师生,用艺术与治沙相结合的独特方式讲述了防沙治沙的故事。
活动当天,师生们穿梭在沙漠与治沙地块之间,展示着他们创作的50件大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一平方米”为创意,借鉴“一平米”草方格治沙的空间逻辑,构建出微观艺术场域,有的融入昆仑文化符号,有的再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场景,有的则用环保材料重塑沙漠废弃物,都是对“最小干预、最大守护”治沙理念的生动诠释,也展现了青年一代对“文化润疆”的理解与创意。
参与创作的学生们谈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看到治沙的不易,也感受到我们大学生参与治沙的决心和热情”;“在沙漠中创作,条件确实很艰苦,但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为治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时光》大型日晷装置艺术作品鸟瞰图。图片均由北京联合大学提供
现场还展出了一座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韩澄创作的大型地标艺术作品。该作品将日照轨迹投射成锁边工程的轮廓线,让时间成为丈量绿洲生长的标尺,不仅是对改造自然的复刻,更是对治沙精神的颂扬。
据了解,北京联合大学以艺术为载体,将美育与文化润疆、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国家战略深度结合,既创新了“文化润疆”的形式,又让美育走出校园、扎根大地。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李雪华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让更多艺术成果惠及和田各族群众,为推动新时代援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