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小博士)
商业航天、卫星制造迎来大利好!
就在今天,广东发布的商业航天新政,《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 年)》出炉,直接给整个产业链注入强心剂。其中三大核心内容最抓人眼球:鼓励各行业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支持企业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推动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太空挖矿等前沿领域落地。
商业航天与卫星制造:政策东风下的全产业链投资机遇
2025年8月19日,广东省发布《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从需求端、资质端、应用端三方面为行业注入强心剂。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国产卫星数据采购、开放武器装备科研许可、拓展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应用,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政策+场景”双轮驱动的爆发期。本文将从产业链核心环节切入,解析各细分领域投资逻辑与龙头标的优势。
一、行业爆发逻辑:政策破局与场景落地
需求端:国产替代加速订单放量
政策明确要求石油电力、航空航海等关键行业优先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预计未来三年国产卫星数据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以北斗导航为例,其在国内车载导航芯片市占率已达35%,叠加卫星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环保监测等领域的渗透,行业订单增长具备确定性。
资质端:壁垒突破激发市场活力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等资质的放开,使得民营企业得以进入卫星发射、测控等高壁垒领域。例如,蓝箭航天等民营火箭企业通过技术验证,已获得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的研制资格,推动发射成本降至国际同类产品的60%。
应用端:万亿级市场空间打开
低空经济、太空挖矿等新兴领域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的刚性需求激增。机构测算,仅低空经济与卫星应用的组合市场未来五年规模将超5000亿元,卫星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将成为6G网络与地面通信融合的关键节点。
二、产业链核心赛道与龙头标的
1. 卫星制造与零部件:技术壁垒决定话语权
中国卫星(600118):国内唯一覆盖通信、导航、遥感全谱系卫星的上市公司,主导“千帆星座”等国家重大项目,单星成本较国际低30%。
航天电子(600879):卫星测控系统市占率超60%,星载计算机、传感器等产品适配长征系列火箭,技术复用性强。
欧比特(300053):自主“玉龙”宇航芯片已搭载20余颗卫星,算力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受益于卫星智能化趋势。
振芯科技(300101):北斗三号核心供应商,高精度定位模块应用于无人机物流、精准农业,业务覆盖“星地一体”全链条。
2. 卫星发射与运载火箭:低成本技术成关键
航天科技(000901):长征系列火箭承担国内80%发射任务,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2025年首飞,单次发射成本或降至SpaceX的1/3。
中天火箭(003009):小型火箭“捷龙一号”单次可发射10颗卫星,成本优势显著,适配商业星座快速组网需求。
航天环宇(688523):卫星热控系统市占率第一,产品通过多项极端环境测试,深度绑定航天科技、科工集团。
3. 卫星通信与终端设备:终端渗透率快速提升
海格通信(002465):车载卫星电话市占率超70%,华为Mate系列直连卫星功能核心供应商,民用市场空间广阔。
华力创通(300045):为星链终端提供基带芯片,卫星通信模组毛利率达40%,深度绑定运营商与车企。
通宇通讯(002792):船载相控阵天线技术领先,适配2万余艘远洋货轮,受益于海上通信与物流智能化升级。
4. 卫星导航与低空经济:场景融合催生新需求
北斗星通(002151):北斗三代芯片在农机自动驾驶领域市占率超60%,与特斯拉合作开发高精度定位方案。
四川九洲(000801):低空监视雷达融合卫星数据,实时追踪10万架次无人机,应用于深圳、广州等城市低空管控。
亿航智能(EH.US):自动驾驶飞行器接入卫星导航,实现100公里级城际飞行,商业化落地加速。
5. 数据服务与算力支持:数字资产价值释放
航天宏图(688066):遥感云平台“PIE-Engine”日处理数据500TB,为农业保险、环保监测提供AI分析服务。
中科曙光(603019):“硅立方”超算机处理遥感图像效率提升10倍,支撑卫星互联网实时数据调度。
奥飞数据(300738):在广东建设卫星互联网算力中心,延迟低至10毫秒,为低空经济提供边缘计算支持。
三、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政策红利下,优先布局具备技术壁垒、订单可见性强的环节。卫星制造与发射环节受益于批量化生产趋势,通信终端受益于消费级应用爆发,数据服务则具备长期价值重估潜力。
标的筛选标准:
技术优势:核心部件自主化率、专利壁垒、研发投入占比(如航天电子研发强度达12%);
场景卡位:绑定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万亿级场景(如合众思壮在智慧矿山市占率98%);
政策受益:直接参与国家星座建设(如中国卫通运营高通量卫星总容量180Gbps)。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可回收火箭、星间链路等技术验证不及预期;
国际竞争:SpaceX星舰商业化或挤压国内企业海外订单;
政策波动:卫星频率审批、发射许可等监管变化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四、结语
商业航天正从“概念炒作”迈向“业绩兑现”阶段。广东新政通过“需求牵引+供给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产业链从卫星制造向应用服务延伸。投资者需聚焦技术领先、场景明确的龙头标的,同时关注卫星数据资产化、太空经济等新兴方向。随着“星网融合”与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商业航天有望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产业浪潮。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上一篇:今日市场行情重磅解析
下一篇:400亿美图,靠AI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