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鲍娜军 祁文娟
近年来,元氏县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紧扣社会矛盾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发挥“懂行规、知行情、说行话、了行事”的调解优势,成为化解复杂矛盾纠纷的关键力量,书写了基层矛盾化解的生动篇章。
聚焦生活细微处
有效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我家下水道堵了好久,物业公司不管,楼道灯也不亮,现在连电费都不让交!”元氏县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某小区业主投诉后迅速行动。经了解,因业主长期拖欠物业费,物业公司才暂停相关服务。
调委会工作人员首先向物业公司普及《物业管理条例》,明确其服务责任与义务,强调物业公司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耐心向业主说明,按时交纳物业费是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义务。经过多轮情理法交融的沟通,物业公司认识到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承诺立即维修;业主也主动补交了物业费,这起持续多日的纠纷最终圆满化解。
物业纠纷调委会扎根基层,凭借对社区情况的熟悉和高效灵活的调解能力,成为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润滑剂”和民生问题的“化解器”,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方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
情理法交融
高效化解交通事故纠纷
“撞了人就跑,这就是肇事逃逸,为什么不抓他!”在元氏县某路段一起车辆剐蹭事故现场,当事人边某情绪激动地向交警控诉。事故中,肇事车辆驾驶人郭某因未察觉碰撞而驶离现场,边某坚持认为这是逃逸行为,但郭某到场后却不认可事故责任。
元氏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迅速介入,先安抚双方情绪,详细了解事故经过,抓住矛盾焦点展开工作。通过调取事故路段公共视频,真相大白:郭某并非故意逃逸。最终,郭某通过保险对边某进行赔偿,双方消除误会,握手言和。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攀升,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日益增多。元氏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调委会成立专业调解小组,快速厘清责任,提供专业方案,同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构建起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体系,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化解购车合同纠纷
促成企业个人双赢
“王某拖欠公司4万多元,多次催要都不还,公司运营都快撑不下去了!”元氏县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县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经了解,王某分期付款购买半挂车后,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欠款,运输公司多次追讨无果。
调解员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对王某耐心劝导、释法明理,促使其主动配合偿还债务;另一方面从情理出发,向运输公司负责人说明王某经营困难的现状,建议在利息上作出适当让步。经过努力,双方达成协议:王某一次性还清欠款,运输公司协助其办理车辆过户手续,矛盾圆满化解。
与诉讼、仲裁等方式相比,人民调解程序灵活、耗时短,能快速促进双方沟通,避免纠纷对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造成更大影响,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元氏县总商会调委会作为中立第三方,既理解企业困境,也体谅个人压力,通过理性引导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