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口述: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石岗大街派出所辅警 赵伟
整理:杜楠
2024年以来,我所全力推行“枫桥式”工作法,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让我真正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是我和郭先生一家的一段特殊情分。
记得那是2024年初,我们派出所开展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时,我了解到辖区居民郭先生的情况——他身患绝症,家境困难,妻子薛女士为了陪女儿备战高考和维持生计在另一个小区居住,靠做家政养活全家。郭先生独自在家居住,情绪低落,有过多次轻生念头。我深知,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完整,更涉及社区的安全稳定,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酿成悲剧。于是,我决定时时关注郭先生的情况。
第一次走进郭先生家时,心里一阵酸楚。他瘦弱憔悴,眼神里满是绝望。我送上暖心问候,临走时悄悄记下了他家米面油的余量。
从那以后,老郭成了我心里放不下的牵挂。他一个人生活,病情又重,万一出事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于是,我隔三差五就去看他,有时带点生活用品,有时从家里带些热乎饭菜。每次路过他家,我都会上去看看,哪怕只是简单问一句:“老郭,今天感觉怎么样?”确认老郭仍旧安好,我的心里才踏实。
薛女士偶尔会哭着来找我:“小赵,老郭让我一定要谢谢你,他总念叨着你对他的好。”老郭甚至决定去世后捐献遗体,希望能回报社会。薛女士说,她是再婚家庭,女儿学美术开销大,自己必须拼命工作才能维持生计,实在没法全身心照顾丈夫,“多亏有你,我才能稍微安心点儿。”
老郭的善良让我感动,我决定帮他完成遗体捐献的心愿。我联系了红十字会和愿意接受老郭遗体的医院,经过多次沟通,办妥了手续。
今年3月下旬,老郭病情急剧恶化,无法进食。那几天,我每天下班都去看他,陪他说说话。3月29日,老郭安详地走了,医院的车辆接走了他的遗体。我和薛女士一起给老郭料理后事,送了他最后一程。
后来,薛女士和女儿特意给我送来一面锦旗。我接过锦旗,心里暖烘烘的,但更多的是感慨。我对她们说:“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在基层工作,我们每天面对的可能都是琐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才关乎群众的冷暖。老郭的故事让我明白,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哪怕是一句问候、一次跑腿,都能给他们送去温暖。我会继续用“跑断腿、磨破嘴”的劲儿,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因为警民鱼水情深,平安的根基才会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