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文/图 记者 张璐 本版图片部分由市中心血站提供
8月17日傍晚,湖城爱山广场步行街上,纳凉逛街的人比白天多了些,一辆无偿献血车再次停在了电影院前。
到8月20日,市中心血站实施“夜采”正好满1个月。
实施“夜采”,除了方便市民避开高温献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血液库存相对紧张。平均每天需要120至150人成功献血才能保证全市的临床正常用血,而夏季正是献血的淡季,此时开展“夜采”就显得尤为迫切,也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到献血中来,让爱心在血液中涌动。
淡季为何总在夏天?
“您献过血吗?要不要了解一下无偿献血……”连日来的“夜采”,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蒋晔晖不记得已经问过了多少名路过的行人,有很多人摆摆手离开,也有很多人通过初检成功献血。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跟我差不多,有想法,但是身边没有人带动,对无偿献血的过程也不了解。”眼前这个白净的年轻人叫高俊,93年出生,新湖州人,他在“夜采”的献血车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
他的花店正好开在附近,那天傍晚有一位血站工作人员匆匆忙忙来买花,说是一位来无偿献血的女士正好当天生日,她个人想着送束鲜花表达祝福和感谢。
于是他就多问了一句:“那我也能献血吗?”
那位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得先做血液检查,再确认是否能够成功献血,全过程大概10多分钟的时间。
就这样,高俊捧着花跟到了献血车上,鲜花的钱也不收了。
很幸运,他的血液初检符合要求,第一次就成功献了300毫升的血。
不过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从开始检查到献血完成,都有工作人员解释流程,并叮嘱他相关注意事项,比如要多喝水,这两天手臂不要太用力……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电话回访,了解近况并解答他的疑问。
“有了这次经历,我跟身边亲友都说了,以后要不定期去无偿献血。”高俊说,从他了解的来看,无偿献血并不会损害身体,相反还可能救助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就‘夜采’这些天,最多的一天有12人献血,最少的一天是2人。”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陈义柱告诉记者,在全国各地,每年的7月和8月都是采血淡季,但是医院急诊和临床用血并没有减少,还有可能增加。
而夏天之所以这么“缺血”,一来夏天的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往往更容易感觉疲乏,所以大家献血的意愿也会随之降低。第二,夏天吃夜宵喝夜酒的人比较多,再加上熬夜、睡眠不足等,即使有献血意愿,也可能因为出现脂肪血或谷丙转氨酶偏高而不符合献血的要求。
“这些年无偿献血的宣传对于公众的影响力比较大,无偿献血的意愿也较高,但是不少人受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献血合格率偏低。”陈义柱介绍,献血既要保护输血患者安全,也要保障献血者健康。因此,献血除了年龄、体重之外,献血前一周内要没有发热、腹泻、感冒、吃药等情况,同时,还要符合其他一些健康要求和生理指标等。
另外,献血前要休息好,不宜空腹,可清淡饮食,不能吃油炸食品等,避免空腹或疲劳情况下献血。初次献血者可提前了解献血知识和流程,保持轻松心态。献血前后都要多饮水,尤其是夏天出汗比较多,多饮水有利于血容量恢复。
献血当天,血站也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才可以献血。
到底为什么要献血?
“能被人需要,是很幸运的事。而且献血无损健康,还会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聊到“为什么能坚持献血”的问题,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安吉县白杨村村委会委员王天林如是说。
今年8月9日,他在劳动路献血屋完成了自己的第107次献血,24年,3.61万毫升热血,这个量相当于7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他说,为了能顺利完成每一次献血,从2001年开始戒酒,清淡饮食,健康生活,身体素质也更好了。2014年起,他又开始捐献血小板,基本上每两周就捐献一次。“如果哪一天我不能献血了,我就去做无偿献血的宣传志愿者,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能够坚持献血也是身体健康的证明!”
已经坚持无偿献血28年的王婷婷,是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而让她坚持下来的内驱力来自工作,更来自家庭。
因为工作的关系,她经常会面对孕产妇命悬一线的时刻,她太清楚血液量供给不足可能对孕产妇抢救带来的致命伤害。
“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在手术台上参与抢救一位大出血的产妇时,那带血的纱布带给我太大的震撼了,那一刻,血液就是生命!”王婷婷说,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走了,她特别能理解母爱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每一次手术她都拼尽全力,因为不想让孩子失去母亲;每一次献血她都风雨无阻,因为这可能是他人获救的机会。
王婷婷见证了无数个血液被需要的瞬间。“2015年的那个冬夜我永远忘不了!”陈瑜说,当时丈夫要接受脑血管瘤手术,医生说需要大量备血,她听到消息整个人都懵了:要是血不够怎么办?等待“血库的血到了”这个消息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特别难熬!
“我们是幸运的,等到了血。是那些素不相识的无偿献血者,为他续上了生命。”陈瑜说,从那以后,她觉得自己也该做些什么!
于是,从2016年12月起,她不定期到劳动路献血屋献血,2021年又开始献血小板。慢慢地,她明白,一个人的热血再滚烫,也暖不透所有的寒冬。她开始动员儿子和身边的同事一起来无偿献血,万一能帮到别人呢?
她说,每次收到血站“血液合格,将用于临床”的短信,就觉得特别安心: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热血在延续,更是当年那些素不相识的献血者的善意,通过她传递给更多素不相识的后来者。
她相信,热血会发芽,在更多人的血管里开出生命的花……
在输入与输出之间 让爱回流
“血液无法人工制造,不可替代,它的唯一来源就是健康人体的自愿捐献。”市中心血站副书记、副站长宋静贤告诉记者,很多人会有疑惑,既然是无偿献血,那为什么用血要收费呢?
“血液在用于临床患者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以确保血液的安全。因此每采集一袋血液,都需要一系列的耗材和检测试剂,以及不同环境温度的运输,这就产生了费用。”她解释,血液本身是免费的,根据《献血法》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运输等费用。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市已连续8轮获评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去年全年组织献血活动500多场次,全市3.3万人次献血1033万毫升,为全市临床用血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无数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的血液呢?
宋静贤介绍,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各级,为了鼓励和感谢无偿献血者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待政策。比如,献血者献血后,本人及亲属在医院就医时如果需要输血,在同等条件下,医院会优先保障用血。如果献血者就医时产生了相关输血费用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减免。目前,献血者捐献全血累计达400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不足400毫升的,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按不超过献血量的5倍免交临床用血费用,5年后免交与献血量等量的临床用血费用。
同时,在浙江省内献血累计达4000毫升及以上或者在浙江省内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的献血者,都可以通过支付宝浙江电子无偿献血证在线申领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即“三免”荣誉证),享有“三免”优惠:凭相关证件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在湖州,无偿献血量≥2000毫升的本人或配偶,购房上也有优待。像是首套房申请可按当期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上浮30%确定,二套房改善型申请可按当期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上浮20%确定。”宋静贤表示,我市除了持续完善采供血服务网络,提升血液安全保障能力,也一直在不断优化献血关爱体系,加快出台《湖州市鼓励无偿献血若干优享措施》,让献血者在就医、旅游、停车、入学等更多方面感受到热血输出的同时,也有爱的回流。
上一篇:“新”力量共治共享“新”家园
下一篇:数说|临港新片区这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