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程全、
广东法丞汇俊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冯灿通、
不良资产头条
律师事务所,是不良资产处置的终极服务商,替债权人清收欠款,处置资产,回流变现。基于不良资产惊人的利润,多家律所及律师干脆用自由资金投资不良资产,但近年来,多位年轻律师甚至是律所主任因此背负巨额债务,成为失信人,律所资不抵债最终“破产”。
律所主任投资不良 反成不良
近日,四川韬世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并在个人平台讲述了自己所在的律所投资不良资产,反成不良的故事。
陈律师2019年加入该律所,彼时,律师事务所发展势头非常好,尤其是律所谭主任,1米9的身高,英姿挺拔,经常带领律所出入电视台做宣传,从而声名大噪,业务源源不断。但突然之间,陈律师发现律所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正常情况下,律师接案子,律师费统一由律所收取,律所扣掉一部分管理费后,将剩余律师费付给律师。但韬世所却迟迟不能给律师结算。不仅如此,律所主任还开始向律师借钱。
到2021年底,律所的人就走得差不多了,陈律师也准备离开。但因为律所是合伙制,要求不低于3名合伙人,现在只剩下谭主任、陈律师和另外一名倒霉的合伙人,三人捆绑在一起,想走也走不了。
这有点像被老板忽悠做了法人代表的员工,一旦公司欠债,法人代表上失信,真是欲哭无泪。想要摆脱法人代表的名头,但公司不配合换人,往往束手无策。相比之下,法人代表只是名誉受损,坐飞机和高铁不方便,但不用替公司还债。但陈律师作为律所合伙人,是需要和律所一起背债的。
谭主任欠了多少钱?据说有上千万。怎么欠的?原来,谭主任业务越做越多,觉得不良资产利润可观,已经不满足于收律师费。他要亲自投资不良资产,这就需要募资。于是谭主任用律所名义签了大量的《债权收购及处置协议》,拉人合资购买资产包,律所承诺保本,并承诺固定回报14-28%,外加超额收益五五分配。
彼时很多人看好律所的专业和谭主任的名气,纷纷跟投。但谭主任只用了3年时间,就把自己和律所做的爆了雷。因为其低估了不良资产的风险。
首先,谭主任买的是不良“债权”,这属于不良资产投资中,风险最大的一类。购买债权,除非债务人主动还钱,否则需要先起诉、再执行、再拍卖资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出借方是不是有借贷资质?借贷是否合法?借贷利息是不是过高?要不要调降?违约金能不能收?
一笔债权,收购的时候测算可以收取24%的利息,可法院判完,认为借贷关系无效,只需要退还本金,不还利息,那么收购方就会巨亏。
难道谭主任不能预判结果吗?还真不能。连法官自己的判决,都不知道会不会被上级法院推翻。律师只能判断案子胜诉的概率,无法做到100%预知结果。
即便结果预测正确,处置的周期也是要命的事情。一个案子,6个月回款,和2年回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谭主任给投资人承诺的资金回报是14-28%,如果2年才能回款,那么高达50%的利润就没了。巨赚变巨亏。
谭主任2019年左右入场,正好撞上3年特殊时期。法院不开庭,更别提执行回款了。
更重要的是,谭律师犯了周期性的战略错误。2019年之前,不良资产的处置流转还算正常。市场上有钱,资产如果不太差,便宜有人要。但现在大家越来越穷,能接盘的接盘侠越来越少。
就这样,陈律师重度抑郁,而谭律师更是新星陨落。
这并非个案,还有的律所做不良资产直接做到“破产”。
掘金不良 20年老牌律所“破产”
重庆富国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20年历史的老牌律所,却因掘金不良资产失败不得已申请破产。源于2015年的一起风险代理案件追讨200万的代理费败诉。
2005年,中粮鹏利公司(甲方)与富国律师事务所(乙方)签订《风险代理合同》:甲方成功竞拍重庆化妆品厂土地,乙方提供全程法律代理事务,确保中粮鹏利最终竞拍成功。甲方将按约定支付580万代理费,后来,甲方还真的成功拍下土地,于2006年支付代理费350万元,并承诺完成过户手续并实际接收地块当日支付全部剩余代理费200万元。
但6年过去,甲方迟迟未付余款200万,律所提起诉讼,但是法院2015年作出判决称:在涉诉土地的拍卖中,重庆化妆品厂系拍卖土地的使用权人,中粮鹏利公司系竞拍人,二者明显具有利益冲突;富国律师事务所在履行代理重庆化妆品厂的诉讼案与履行《风险代理合同》职责中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富国律师事务所律师陶*珍、陶*芬系姐妹关系,重庆化妆品厂的厂长陶*禄与陶*珍、陶*芬亦系兄妹关系,三人在履行各自职责中也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对于上述情况,无论是富国律师事务所还是该所的律师陶益珍、陶益芬均是明知的,但该所在此情况下仍与中粮鹏利公司签订《风险代理合同》,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该合同应为无效,并驳回了富国律师事务所的诉讼请求。
就这样,200万尾款彻底收不回来。彼时的富国律师事务所向法院申请“自己破产”,但2021年因律所不具有《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主体资格,破产申请被驳回。
做好准备 敬畏风险
当下,逆经济周期的不良资产领域正是投资热土,尤其是律师,在尽调或代理不良资产案件过程中,可以第一手接触、核查有关债权资料或信息,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可以判断哪些债权的回收较有保障。所以律所及律师往往更有机会接触最具价值的财产线索,亲自投资不良资产。但无论是代理案件还是下场投资,都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可以减少“踩雷”风险。
一、信息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的其中一个痛点是信息不对称:知道谁是老赖但不知道他有什么财产;知道了某企业(某人)有财产但却不知道他欠谁的债务。反过来,其盈利点的核心基础之一也正是利用信息不对称。
信息储备是介入不良资产领域的前提,为此律师应该:
(一)要自建数据库,分别建立债务人数据库、财产线索数据库和特殊机会数据库;收集各类资产、债务及处置信息,分门别类;利用搜索工具和计算机智能技术快速查找、匹配。
(二)需擅长利用第三方的数据库(例如裁判文书网、政府网站或某些收费网站)搜索信息。
(三)要有意识结交相关行业(金融企业、AMC、法院、评估行、拍卖行)人士,从中获取第一手(债权、实物)资讯。
(四)要擅长筛选、核查信息,各类信息五花八门,真伪难辨,价值各有不同,需有能力也有效率地从中筛选具有价值的信息。
二、技能准备
不良资产行业对律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处理的都是棘手的事情、对付的都是狡猾的老赖)。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①涉及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包括物权、合同、担保、商业银行、房地产管理法等;
②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专门司法解释、指导意见、会议纪要等;
③涉及程序方面的如民事诉讼法、有关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及法律条文。
(二)掌握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
①掌握到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调查核实财产的技能;
②掌握在信贷档案、工商档案、财务报表中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
③掌握通过互联网或案例库挖掘财产线索的技能。
(三)了解相关业务知识:有关信贷、评估、拍卖、财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基础知识。
(四)其他技能:
①商务谈判技能;
②营销技能;
③访谈技能;
④建立数据库及搜索的基础技能。
三、人脉圈准备
律师要想左右逢源,建议需与相关机构及人士建立、保持良好关系及互动。有了这些人脉圈和关系网,无论在信息采集、项目筛选、信息核实、项目收购、个案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将胜人一筹。
(一)需熟络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AMC、民营投资者、资产或产权交易平台、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建设局、测绘所、法院、公安局等等。
(二)需结交的人士包括:评估师、拍卖师,金融机构或AMC的高管、项目经理或信贷员,政府部门的主管或职员,政法干警,私家侦探。
(三)需寻找的合作伙伴包括:金融机构或AMC的库内律师所的律师、有大数据的机构、基金、土豪。
四、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
律师需时刻保持对不良资产行业信息的敏感度:
(一)需对新颁政策、新增司法解释、各地法院的司法实践惯例、行业信息等坚持学习和研究,提高应变应对的能力。
(二)需养成时常留意报纸、媒介、网站涉及不良资产行业的债务、财产、资产处置等方面信息的习惯。
(三)要主动融入不良资产行业的圈子,结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从而收集行业信息。
(四)律师应该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举一反三,在债务和财产的匹配、搜索、筛选及判断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创造和抓住投资机会。
上述只是掘金不良资产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投资不良资产以及后续处置过程中,还有很多技巧和技能需要掌握,从业者可以翻阅不良资产头条发布的“原创干货”、“实战技能”等栏目,将20年不良资产处置老兵经验、教训了熟于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