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陕西省平利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汪道鹏(左一)、民事审判庭庭长刘怀芳(左二)等联合村委会及驻村干部开展背对背调解,为当事人疏解心结。资料照片
“4年里,这群羊成了我的心病,现在总算有了结果,就是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善言辞的何阿姨在调解结束后,激动地握着办案法官的手,不住地说道。
几年前,花甲之年的老王在山区养了50多只羊,但平日疏于管理,羊群经常漫山乱跑,动辄就到邻居地里啃食庄稼。邻居何阿姨的庄稼累年被毁,二人矛盾也是日积月累。
“这件事在村上、镇上调解了多次,各类庄稼的定损赔偿分歧很大,每次调解都不了了之。”村干部为难地表示。
最终,何阿姨一纸诉状将老王诉至法院,要求老王赔偿籽种款、劳务费、亩产收益等损失7000余元。
该案标的小、事实清楚,调解是最高效的方法。为尽快化解纠纷,陕西省平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刘怀芳理出一个思路:先走访疏导,提出解决方案,再集中调解。
没成想,第一次上门就吃了一个“闭门羹”。
“老王知道被起诉后,就整天在山上放羊,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到。”法官助理小刘说道。
为推动案子进展,刘怀芳便带着材料山上山下找老王,来来回回跑了七八趟。为让老王放心,刘怀芳从老王的羊入手,一有空就打电话关注老王的养殖成效,就如何精细养殖、改善品种等向专业人士请教,再给老王出谋划策。一来二去,老王对法官的态度逐渐改观,最终同意了法官的调解建议。
可谁知在确定调解时间后,却又出现了变故。因为老王说何阿姨还偷了他3只羊。
“去年羊又来糟蹋菜,他仍旧不管,我就扣了3只羊,想引起重视。结果我帮他养了个把月,也没等到道歉,一气之下我就把羊卖了,就当抵扣损失。”何阿姨愤愤地强调。
既然以羊代偿,为何还要起诉?如果涉及盗窃,老王为何迟迟不说,也不积极处理?案情貌似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这个案件不仅要调解,还要尽快,最好是一次调成。”刘怀芳暗下决心。
综合矛盾长达4年,赔偿细枝末节事项较多,各执己见态度固执等因素,调解成功与否难以把控。为增加调解成功的概率,刘怀芳随即找到了经验丰富的分管副院长汪道鹏帮忙,请求其协助开展调解工作,分头发力。
不久后,在当地村委会,汪道鹏、刘怀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还邀请了村委会、驻村干部共同参与。
针对如何赔偿的焦点问题,法官与村干部结合当下农村市场价格,就造成的劳务、籽种、产量等损失分别进行了统计、计算,以数据说话让两人心中有数。接下来,汪道鹏和刘怀芳二人分成两队,分别对原、被告进行开导。
“他告我,我也要告她,他要我赔7000元,我还要她赔1万元。”老王先发制人,激动地拍着桌子。“再者,羊拉走时还小,要扣减还要按照我羊圈同龄山羊体重计算重量。”
汪道鹏没有直入主题,先是鼓励老王创业精神可嘉,跟他一同回忆创业中村上和乡亲们给予的帮助支持。不知不觉中,老王气焰灭了一半。
“羊是你的宝贝,老何辛苦种的庄稼就不是宝贝?几年里你连个道歉都没有,是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态度?”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整天与人扯皮影响也不好。”汪道鹏顺势而为进行开导,老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何阿姨这边,刘怀芳先给其讲明利害关系,后又联合村干部与何阿姨分析了庄稼成本、时间成本、诉讼成本等,建议了一个合理的赔偿标准。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由老王赔偿何阿姨的庄稼损失,用羊抵扣后再赔偿何阿姨1000元。老王更是当场向何阿姨道歉,表示正在兴建篱笆,加强羊群看管。长达4年的矛盾终于圆满化解。
“为了这个小案子,我们来回跑了八九趟,太不划算了!”返程路上,法官助理边抱怨边开玩笑道。
“办案子可不能如此衡量。这个案子看似标的小,但何阿姨为何坚持诉讼,因为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当被尊重。我们处理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小案看似普通,可能正承载着某些人某个阶段的某份感情,或许就是他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把这样的小案办好难道不是我们的大事?”汪道鹏感慨道。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刘仁慧 罗筱晴
责任编辑:盖峰|联系电话:(010)67550827|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