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庆新闻网)
转自:安庆新闻网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我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夏季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和移动源专项攻坚行动,完成179家涉VOCs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开展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动态更新国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深入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危险废物收处能力基本满足市内处理需求。
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保持攻坚态势,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攻坚专项行动,历次国家和省级层面反馈的324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4.7%。针对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第一时间成立整改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立行立改,176件群众举报已阶段性办结110件,长江岸线保护不力等典型案例整改正有序推进,中兴船厂侵占岸线、河湖划界等问题整改基本完成。
我市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系统提升,接续实施“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全面推进省湿地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进安庆石化园区、安庆高新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全市未发生较大级别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同时,我市不断强化重大项目环境要素保障,审批重点项目环评文件19件,积极服务凯飞新材料、中望控股等省重点项目顺利完成排污权交易,全市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17笔、金额298万元;持续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已经获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在库项目3个,银行授信38亿元;全市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完成投资7.549亿元,同比增长46.3%。
我市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颁布实施安徽省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安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全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自动监控设备348台/套、视频监控点位1322个实现安装联网全覆盖。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更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推进2025年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推动“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强国省考断面水环境管控,进一步抓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提高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动56个“无废细胞”建设。
系统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保持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自然保护地非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继续推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形成全市物种名录,包括县域生物多样性名录、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等;全面促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做好排污权交易政策宣传引导、交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