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契合国情的中国警察话语体系
创始人
2025-08-18 10:35:15
0

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理论指引。作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构成,中国警察话语体系不仅是凝聚警察话语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深化国际警务合作的重要路径,更是在警务领域塑造中国模式、拓展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气派的生动实践。新时代警务工作要以科学理论为引领、以警务实践为依据,着力构建契合我国国情的警察话语体系。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内涵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是指在我国特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公安机关在警务实践和队伍建设管理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概念、术语、表达方式。构建这一话语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更能在实践层面有效助力警务管理水平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为实现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警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学理支撑。

形成警察话语共识。警察话语体系能够推动我国公安机关的制度完善与机制革新,为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注入发展动能。借助明确特定的话语内涵与适配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警察话语平台实现对警务工作内容的传播和影响,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优化警务执法中的语言沟通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警民关系、增强警察公信力,进而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尤其在复杂案件处置或危机事件应对中,精准恰当的语言运用不仅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沟通策略,更能从源头预防并妥善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推动法治公安建设。警察话语体系能够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统一、精准且合法的语言表达,提升警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进而增强执法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在队伍建设层面,这一体系可为警务培训教育提供科学指引,帮助民警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从而保障执法活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维护法治的权威与公正。

增强国际警务合作。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警察话语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国际警务合作和经验交流,为借鉴推广先进的警务语言和管理经验搭建桥梁。深入研究警察话语体系,还有助于设计适配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警察培训课程,从而显著提升国际警务交流的实效。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逻辑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是对我国公安工作全貌的叙事表达,既体现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也反映出警务工作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特色,更系统展现了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能定位及发展路径。

体现共同价值与中国特色的理论要义。中国警察话语体系需在全球警务共同机理与我国警务实践间找准平衡点,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理论与实践成果。一方面,要精准反映警务改革发展的基本逻辑、普遍规律及共同价值。既能统筹运用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协调推进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又能融入全球警务发展的共同价值与普遍规律,涵盖国际执法合作、社区警务、智慧警务、服务型警务等现代化警务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刻体现我国国情、传统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及公安工作性质等特征,充分融入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枫桥经验”、群众工作路线方针等核心要素。

坚守政治性与人民性的根本原则。中国警察话语体系必须明确党的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同时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要科学阐释我国公安工作的政治性内涵,从公安工作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阐明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深刻彰显我国公安工作的人民立场,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回应人民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求。

突出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主体内容。平安中国与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概念,更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战略,二者作为本体概念贯穿中国警察话语体系始终。其一,平安中国是“中国之治”的深厚底蕴与显著优势。平安中国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更广泛的安全领域。中国警察话语体系需充分体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要求,涵盖新时代新征程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其二,法治中国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与行动指南。中国警察话语体系要包含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内容,确立公平正义、权力规制、程序公正等法治思维。

指明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中国警察话语体系需从现代化与国际化双重视角,阐释警务实践与公安理论的发展路径。其一,公安工作现代化是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与重要内容。要深入分析我国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未来走向,提供更高水平的理论指导与学理支撑。其二,以全球视野与开放姿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是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应有之义。需加强国际警务交流合作,促进中外警务制度、理论与实践的互学互鉴。其三,立足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未来需求,是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时代命题。要以前瞻视野作出预判与规划,用改革理念与未来思维把握公安工作的发展形态及其时代意义。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的框架

中国警察话语体系源于实践、根植实践,更以服务实践为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公安工作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警察话语体系提供了鲜活素材与话语逻辑,也为其丰富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样本。具体而言,可从警察执法、犯罪治理、治安治理、科技赋能四个重点领域,阐释警察话语体系的实践框架。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构建警察执法话语体系。中国警察执法话语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从“管理”到“治理”的逻辑演变与实践历程。其一,执法话语的核心价值要体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其二,执法话语的理念要始终围绕“服务为民”“以人民为中心”展开。执法过程中既要尊重人权,又要强调宽严相济,推行柔性执法。其三,推动执法话语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强化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载体的执法话语表达。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构建犯罪治理话语体系。在法治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持续推动犯罪控制向犯罪预防、犯罪治理模式转型,构建犯罪治理话语体系。其一,构建科学的犯罪治理话语体系,实现从事后反应型刑罚治理模式向事先预测预警预防行政治理模式转型。其二,坚持分类施策、问题导向,实现针对性重点威慑策略与常态化治理行动的有效结合。

在新时代治安治理理念下构建治安治理话语体系。我国对治安问题的治理话语方式经历了一系列探索。其一,明确治安治理的重心:从“小治安”迈向“大平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调动群众力量,让社区治安治理成为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的坚实基石。其二,明确治安治理的理念:从侧重打击转向注重预防。广泛动员各类社会主体,形成治理合力。其三,明确治安治理的路径:从泛刑罚化走向重法治化。突出商谈、对话在治安治理中的作用,恢复修复社会关系。其四,明确治安治理的发展:从科层逻辑转向技术逻辑。将技术治理融入治安治理,破解警力不足面临的效率难题。

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构建科技赋能话语体系。要坚持科技兴警,推动公安工作向主动化、动态化、集约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借助科技,赋能话语体系。其一,发挥科技对警务发展的强大牵引作用,打破警种壁垒、促进警务要素流通。其二,提升警务信息透明度,增强执法话语权。其三,增进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理解与信任。其四,促进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作者为浙江警察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