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烟火气更浓
我市多举措服务保障外摆经营
常态化外摆道路清扫
每日甘肃网8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随着外地来兰游客持续增加,市民外出餐饮消费需求攀升,兰州市城管委结合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出多项举措推进外摆经营工作,既规范设摊经营,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让城市烟火气愈发浓厚。
明确外摆区域和时段
科学划分外摆经营区域为开放区、控制区和禁止区。其中,开放区为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及商业步行街区,控制区为县区城管部门选定符合设置条件的沿街门店及早市、夜市、早餐摊点、应季自产自销瓜果临时摊点等,禁止区为中小学校园周边、医院、交通枢纽、重大活动场所100米范围及桥梁等区域。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以餐饮为主的业态摸底,摸排登记符合条件的商户1440余家。这些商户的经营场景覆盖了核心商圈、商业步行街及社区便民街区,形成了午间(11时至15时)、晚间(19时至23时)的双时段运营模式,鼓励商户在门前自有空地开展外摆。”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外摆摊位的数量方面,经营者需按照县区城市管理部门勘查后的指导意见设置,不得超出合理数量。经营区域和面积由县区城市管理部门会同经营者勘查后确定,报市城管委备案同意后设置。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时占道餐饮店铺,县区城市管理部门应制定“一街一方案”或“一店一策”,实施外摆区域划线管理,明确外摆界限,有序组织实施。
完善制度流程
为实现从“随意放”到“规范摆”的转变,兰州制定外摆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商家申请需符合设施设置、环境卫生等规定,要求配备地垫和垃圾桶,杜绝占压盲道、噪声扰民等行为。执法队员实地勘查每一户申请门店,推动“外摆经济”有序开展,同时采用专人定点与执法车辆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保障各项要求落地。
审批环节推行“上门办+即时备”机制,城管部门联合街道执法队上门一站式办理手续,同步完成场地勘察、设施验收,再由区县城管部门上报,经市城管委外摆经营平台审核后,制作含商户信息、经营时段及监督电话的统一公示牌。
“我们组织各县区城管部门开展网上培训与申报工作,通过对外摆现场照片、摆放桌椅数量等内容进行核实,完成线上商户初审,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审批办证,对申报不合格的商户说明原由并指导完善。”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服务保障
建立“一店一档”备案制度,加强审批后动态监管,杜绝超范围经营、违规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要求商户外摆时配套防油垫、遮阳伞、垃圾桶等设施,保持外摆设施整洁,不使用固定式构筑物,餐饮商户需配备防污设施,禁止露天烧烤,严格遵守经营时段和面积限制,外摆区域还需设置公示牌方便监管。
城管执法部门加大对主次干道、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商业街等区域的巡查力度,整治无序摆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保障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大力开展乱泼乱倒、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治理工作,全方位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同时,环卫部门开展常态化道路清扫和人工保洁,重点围绕早晚时段及假日,加大外摆结束后环卫保洁力度。按规定时间开放公厕,推行城区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和“公厕联盟”,提供厕纸和洗手液,为市民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琪 文/图
责任编辑:任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