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朱艳霞
“7月份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短期冲击。”在8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加紧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消费投资保持增长
付凌晖表示,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发力显效,文化体育娱乐需求增加,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均保持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潜力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从7月份情况看,商品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基本持平。
“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付凌晖说。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比1-6月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左右。
“尽管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二是高端行业投入加大。1-7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三是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两重”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四是能源绿色转型投资稳步增加。1-7月,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同比合计增长21.9%。
外贸韧性持续彰显
数据显示,7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1-7月,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5%,继续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
付凌晖指出,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仍具有不少有利条件:
一是外贸多元化成效继续显现。尽管受高关税影响,对美出口下降,但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促进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对主要传统贸易伙伴和新兴贸易伙伴出口持续增长。1-7月,我国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11.7%。
二是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1-7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向好,1-7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2%。
三是广大外贸企业活力较强。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市场波动,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各项措施作用下,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广大外贸企业积极主动作为,巩固开拓市场,为外贸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7月,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8.7%,快于全部货物出口增速。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占比稳步提升,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付凌晖介绍,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7月,在宏观政策组合效应释放持续作用下,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从7月服务业生产运行情况来看,一是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二是新兴服务业培育成长,三是旅游出行相关服务活跃。此外,金融服务较快增长,7月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从企业预期看,7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56%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谈及下半年经济走势,付凌晖认为,尽管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各方面积极作为,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预计,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强。”付凌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