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竺军伟 通讯员 孙 佳
摄影记者 徐志达
本报讯 持续擦亮大桥葡萄“金名片”,助力乡村产业发展。8月15日上午,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文化季暨第十八届江南葡萄文化活动在大桥镇焦山门村文化礼堂举行。
大桥镇是江南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全镇葡萄种植面积1.57万亩,年产量2.4万吨,种植户1600多户,年销售收入4.2亿多元。葡萄已成为大桥镇经济作物类种植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带动农户最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是大桥镇农业的支柱产业。
自2008年以来,大桥镇每年都会举办江南葡萄文化活动,如今已进入第十八个年头,一年一度的活动也成为大桥镇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
每年的“葡王争霸赛”是活动的重头戏。巨峰、浪漫红颜、妮娜女皇、阳光玫瑰……上午8点45分,来自大桥镇各村(社区)的20多户种植户选送葡萄参赛,现场专家评委按照葡萄的果实形状、色泽、果面、整齐度、风味口感等标准进行打分。经过激烈角逐,现场评选出了特金奖1名、金奖3名、银奖6名,其中,嘉兴市绿江葡萄合作社选送的阳光玫瑰获得了特金奖。
“今年因为气候适中,大桥镇葡萄整体品质要高于往年。”来自南湖区农业管理服务中心的评委江挺介绍,此次参赛的葡萄风味和口感都很好,糖度也不低。此外,适应消费者对阳光玫瑰葡萄的高品质需求,今年大桥镇开始出现小串型阳光玫瑰,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这些重量在1.5斤左右的小串型阳光玫瑰因为风味口感相对更佳,广受消费者欢迎。
此次获得特金奖的“葡王”由嘉兴市绿江葡萄合作社会员祖向泉种植。祖向泉告诉记者,他家有10多亩葡萄园,种植葡萄已有七八年,每年都会按照合作社要求对葡萄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施肥。今年,为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他在种植阳光玫瑰时加强了精细化管理,对每串葡萄都进行了疏果。“经过多年种植得出的经验,一串阳光玫瑰,颗粒保持在50至55粒,每一粒重量在12至15克,品质最佳,果子成熟后有玫瑰的香味,口感甜脆,糖度达标。”祖向泉向记者介绍起了种植葡萄的秘诀。
一颗颗葡萄要经历风雨才能成就其甜美,一个产业要迈向更高台阶,也必然伴随着成长的挑战和发展的瓶颈。
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大桥镇针对目前葡萄产业存在的发展瓶颈,围绕“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打造大桥葡萄金名片”的主题,举办了“嘉里共富·禾你来议”民生议事堂活动,参加活动的政协委员们聚焦电商助农、人才技能培养、银行金融政策支持、AI科技赋能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助力大桥葡萄产业发展。
活动最后,大桥镇还举办了“桥见优选”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汇聚多方力量、拓宽产销渠道,进一步推动“桥见优选”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助力农户增收,赋能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