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聚焦便民利企,围绕公共出行、交通物流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从‘三街两巷’的历史烟云到民歌湖的现代霓虹,这条专线就是南宁的时光隧道!”前来南宁观看演唱会的歌迷吴女士在演唱会公交专线上打卡拍照,发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为一场演出而奔赴一座城”俨然已成为撬动城市文旅消费的“金钥匙”。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抢占新赛道,紧追“演唱会经济”风口,做好交通服务保障,开行演唱会公交专线,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些演唱会公交专线,不乏创新亮点。在周杰伦的“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南宁站期间,开行的3条演唱会公交专线以体育中心为枢纽,精准串联起12颗城市明珠——既有青秀山的翠色云屏,也有万象城的时尚脉搏,更将南宁之夜的璀璨灯火纳入交通版图,形成“一线一城韵”的独特文旅长廊。同时,在公交车身涂装演唱会元素,循环播放周杰伦的歌曲,还向粉丝提供纪念车票票根……这些举措赢得了歌迷的广泛好评。
在“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南宁站”举办期间,南宁公交集团不仅恢复运营2路公交线路,并以“文旅专线·时光巴士”的形象亮相,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在“等枝桠成繁花——十个勤天巡回演唱会”南宁站期间,南宁市不仅开行了演唱会公交专线,还优化多条常规线路,全方位保障市民、游客出行。
今年,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聚焦提升运输服务供给质量,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推进多方式公共交通融合发展,打造5个多方式换乘微枢纽,实现轨道站点50米范围内公交接驳率达90.38%;推动多方式出行“一码通城”,实现“运营一张网”和“出行一张票”;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新增6条敬老、护学公交线路;结合产业园区、文旅、城乡等多场景,优化10条以上特色公交线路;做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动态评估;新增赏花专线、演唱会专线等特色公交专线7条,稳定运营菜篮子专线1条、定制客运班线44条。
对外开放稳步扩大
近日,一列装载着板材的集装箱货运列车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发往钦州港东站,转运至钦州港装船后再运往越南海防港。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白货”物流总包列车,填补了区内“白货”跨境运输物流总包的空白,为广西拓展东盟市场跨境物流体系增添了一条高效通道。
“白货”是指工业机械、农副产品、食品、纺织品、医药等货品。南宁市周边林业资源丰富,形成包括种植、采伐、初加工和深加工在内的完整板材产业链。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南宁板材对越南出口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依托南宁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南宁货”“南宁产”走向全球逐步变为现实。
目前,南宁至友谊关等5个中越边境口岸实现全程高速公路通达;国际直达道路客运班线增加至3条;南宁与越南北宁、北江跨境公路运输稳定实现12小时“厂到厂”通达。跨境铁路运输更加快捷,中国南宁—越南河内“站到站”时间稳定在20小时以内,最快可达14小时,实现当日开车、当日清关、当日到达。跨境航空运输保障更加有力,与东盟形成“四小时航空物流圈”。
数据见证发展活力。1—6月,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始发的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开行461列、发送货物1.6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9.59%、302.78%;跨境公路运输累计完成385趟次、发送货物3659吨。目前,南宁机场在飞8条国际货运航线,1—6月完成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4.14万吨;多式联运班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箱,同比增长12.63%。
此外,南宁国际铁路港进口分拨仓等9个补链强链项目前期加快推进。争取2架空客A321F全货机落地南宁;新增1列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货运班列。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今年,南宁市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1—6月,政务服务办件8.4万件,网办率100%,提速率84.78%;全力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共协助比亚迪运输储能柜产品3093台,其中涉及协调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的222台,普通运输432台,配合自治区开展“综合交通+新能源”(大容量储能电池运输保障)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免除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手续的方式运输2439台。
截至6月底,全面推广并累计发放9类道路运输电子证照23.5万本;全市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办件量累计达6891件,办理结果获企业认可。
本报记者阮晓莹 实习生覃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