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寻根:一支年轻连队的英雄血脉
创始人
2025-08-18 07:06:56
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荣誉室里有一面“留白墙”

    ■刘德文

    盛夏,晚风吹拂。一次特别的晚点名在陆军某旅侦察连荣誉室里展开。

    “下面,请值班员将这次建制连考核全旅第二的成绩记录到荣誉室‘留白墙’上。我们又在连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连长说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看着此时战友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连队罗指导员的思绪回到两年前——

    “人家是有荣誉的老连队,咱们连成立还不到6年,哪来什么荣誉……”某日,罗指导员偶然听见几位新兵的讨论。原来,在下连前,新兵团曾组织他们参观了旅里其他荣誉连队的荣誉室,兄弟单位的光辉历史让他们很是羡慕。从此,建设连史设施的想法留在罗指导员的脑海中。

    不久后,旅里启动“红色家底”守护工程,要求各单位系统梳理历史、挖掘红色资源。

    为了补齐历史拼图,该连开始了“寻根行动”。为寻找连队前身侦察排的资料,罗指导员在旅史馆“泡”了大半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连队前身侦察排的所获荣誉被悉数找出。

    抓住这个时机,罗指导员将建设连队荣誉室的想法向黄连长提出,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将方案上报机关后,很快得到批复。

    当晚,连队文书就把经军人委员会讨论后的荣誉室设计方案拿给官兵们看。“我在2020年拿过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第三名,能进荣誉室吗?”二级上士杜华建一边浏览方案,一边问文书。原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荣誉室中。

    看到官兵的积极性,罗指导员提出了一个想法:专门留下一面空白的墙,让大家去书写自己创造的荣誉。

    当荣誉室如期建成,这面没有内容的“留白墙”,成了荣誉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下士刘海云每次经过这面“留白墙”时,都会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下次一定要在集团军比武取得前三名,把属于自己的荣誉记录在这里。”这份坚定的决心缘于一次比武失利。

    去年,刘海云参加集团军侦察比武遭遇意外——比赛临时更换新型装备,他和战友由于对装备不够熟悉,耗时远高于其他对手。

    实战化的比武场上,每个课目的失误都可能会被“放大”。顶着大比分落后的沉重压力,刘海云没有放弃,最终凭借其他课目的超常发挥,获得综合总评第六名的成绩。

    “写满这面‘留白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刘海云说,他们时常走进荣誉室,重温每一个奋斗故事。当看到“留白墙”上的空白,为连队创造历史的热血总会涌上心头。

    寻根:一支年轻连队的英雄血脉

    ■刘德文  左文杰  邓宏洲

    走进陆军某旅侦察连荣誉室,这间由宿舍改造的小小空间,让人感慨不已。这里,既是荣誉的殿堂,也是未来的序章。

    在这里,一面“越海侦察英雄”锦旗在射灯下熠熠生辉,无声诉说着1949年先辈泅渡海峡送情报的壮举;还有一面特意预留的“留白墙”,静待着属于新时代官兵的荣光。

    如果从连队调整组建之日起算,这支连队仅有8岁;如果追根溯源,这支队伍已走过79载岁月。

    在这间8岁连队的荣誉室里,79年的红色血脉在无声诉说中不断延续。连队官兵正用热血和青春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崭新故事。

    陆军某旅侦察连组织开展班组考核。刘德文摄

    连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官兵正在书写的篇章

    2017年,该连由原警卫侦察连侦察排为基础扩建成连。起初,面对新的建制和新的任务要求,以往的成就和荣誉似乎都被“归零”,部分官兵出现能力转型的焦虑和职业发展的担忧。

    “连队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在哪里?”面对部分官兵的疑问,时任李指导员说道,“你们的样子就是连队的样子。”

    二级上士杜华建至今记得,听到指导员的话后,大家一门心思抓训练,想尽办法提成绩,抓紧一切时间跟上转型步伐。

    “连队调整组建后,大家集中精力练专业,日常训练量一下子就上来了。”杜华建说。当时,还是上等兵的他在新连队训练一个多月就吃不消了,过关升级非常吃力。眼看自己与身边战友的差距越拉越大,性格内向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如今,看着连队荣誉室中记载的杜华建取得的一项项成绩,一级上士郭金川颇有感慨:“没想到曾经的那个‘文弱书生’收获了这么多的荣誉!”

    训练没有捷径可走。腿受伤了,杜华建就加大力度训练上肢力量,手上磨出的老茧越来越厚;连队没有足够高的攀登场,他就把哑铃片绑在子弹袋上,通过负重训练提升速度。

    在不懈努力下,杜华建最终冲到了队伍最前列。他连续多年在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中摘金夺银,被评为集团军“练兵备战先进个人”。如今,他训练时被哑铃磨破的子弹袋和比武夺冠后领奖的照片,都陈列在连队的荣誉室里,成为激励战友的生动教材。

    连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官兵正在书写的篇章。

    前些年,二级上士林璋作为游泳尖子参加上级游泳强化集训,集训结业成绩直接决定能否为国出征。当时,林璋只是作为候补队员参训,训练成绩与主力队员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为了争取到出国比赛机会,林璋经常向主力队员请教经验。不断突破自身能力极限,他的训练量在不知不觉中翻了一倍。

    然而在出国比赛前3周,林璋在训练时不慎将大腿韧带拉伤。“最好休养两周。”医生的建议让林璋心急如焚。

    “前面的训练考核都坚持过来了,关键时刻不能倒下!”不甘心的林璋,在休养仅6天后便开始了康复训练。为避免再次拉伤,他用夹板固定大腿,采取上肢划水的方式提高游泳技巧。

    同年5月,林璋如愿作为我军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出征在法国举行的国际军体第12届水上救生世锦赛。在男子海浪浮漂救生接力赛上,林璋与战友们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枚沉甸甸的奖牌,填补了连队国际赛场荣誉的空白,被郑重地放进了连队荣誉室的展柜中。

    连史会记下每一个为连队荣誉奋斗拼搏的官兵:上等兵吴赵江被评为战区陆军“练兵备战先进个人”;连长黄啟发被评为集团军“优秀四会教练员”;二级上士彭介强被评为“集团军优秀教练员”……他们的名字记录在连队的史册上,他们的精神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侦察兵。

    转型时不我待,先辈们的来时路,我们将坚定地走下去

    该连荣誉室中央,一面“越海侦察英雄”锦旗格外醒目,锦旗的背后是该连先辈们的英雄壮举。

    1949年,解放厦门前夕,连队前身侦察排副班长胡维志、战士张文升奉命执行抵近侦察任务。在突破敌军层层封锁完成敌情侦察后,因战场态势变化错过了与接应船只约定的集合时间。

    为带回情报,两位勇士毅然跃入大海,以血肉之躯搏击惊涛骇浪。最终,两人在总攻发起前将侦察情报送回了司令部。战后,原华东军区授予他们“越海侦察英雄”荣誉称号。

    时光流转,精神永续。那年深秋,某型轮式装备列装连队。兴奋之余,全连官兵面对新装备的战场感知系统陷入沉思——雷达界面上跳动的参数、光电桅杆传回的影像……这些数字化设备如同高峰横亘在传统侦察兵面前。

    “当年先辈靠指南针泅渡海峡带回情报,今天我们要用数据链穿透战场迷雾,为制胜未来战场提供侦察力量!”时任连长在动员大会上对大家讲道。

    会后,全连成立多个攻关小组,党员骨干主动认领重难点课目。为保证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骨干们常常在车库内探讨至深夜,一本本操作手册被翻得卷边泛黄……

    当时,为了适应新的编制需要,郭金川被连队推荐至陆军某院校学习战场情报处理。面对航空判读、无人机要报、标图绘图等新的技能要求,这位入伍12年的“老侦察”一时间难以入手。

    “学成之后一定要发挥‘酵母’作用,把新技能教给更多的战友。”郭金川明白自己此行意义十分重大。为了学好全新专业,郭金川每天加班熬夜背记理论知识点。经过数月的努力,他顺利通过了院校组织的情报处理专业高级技能鉴定考核。

    回到连队后,郭金川成了连队情报处理专业的“总教头”。他编写的简易教材和学习笔记,如今也成了荣誉室里记录连队攻坚转型的珍贵“文物”。看着荣誉室里先辈用过的指南针,他感慨道:“转型时不我待,先辈们的来时路,我们将坚定地走下去。”

    那年,连队开展野外驻训时,上级抽考连队侦察专业训练成效。考核通知传达后,中士杨思远所在小组被上级抽中。

    展开,连通,定位……考核中,杨思远一边指挥,一边操作车长席电脑。小组成员全力以赴,帮助连队打出新装备列装后的“头彩”。

    “换装首战即出彩!”考核总结会上,连队综合成绩得到上级高度认可。这次考核的成功经验,被详细记录在案。当时的战场态势图和侦察规划方案,一起丰富了荣誉室“科技练兵”板块的内容,为连队的新质战斗力生成写下了第一笔。

    续写先辈的荣光,新时代侦察兵的胜战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前不久,排长张晓飞带领小组成员参加实战化比武。面对复杂陌生环境和各种突发特情,张晓飞与战友们沉着应对,精准操控无人机完成侦察、定位、打击等连贯课目,最终斩获集团军第二名。

    载誉归来,连队第一时间为他们举行了“入连史”活动,在战友们的共同见证下,张晓飞小组在连史册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光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晓飞至今仍激动不已,“革命先辈传承下来的红色血脉,如今正化作我们敢打敢拼的胜战基因。”

    一场实兵对抗开始前,为顺利查明蓝军重要工事和重要目标,中士马尧和组员们接到指令,在作战准备阶段提前行动,利用蓝军部署的间隙秘密渗入任务区域进行敌后侦察。

    仅半天时间,他们便获得蓝军36个重要工事和3个重要目标的信息并回传指挥所。此时,距离对抗正式开始还有3天。马尧小组一直隐蔽在野外,静默着等待新的指令。

    “命你班驾驶侦察车前出侦察!”对抗正式打响,收到命令后,马尧带领组员迅速前出。

    “发现目标,疑似蓝军指挥所。”突然,电台中传来队友的声音。马尧立刻带领一名组员抵近目标,其余人利用侦察车继续侦察。

    翻越两座山头,马尧突然听见附近有响声。抵近后扒开树丛一看,一顶帐篷扎在不远处,旁边的发电车正嗡嗡作响。“这一定是‘敌’指挥所。”马尧兴奋不已,立即将位置坐标回传上报。

    “上级导调判定,蓝军指挥所距我太远,超出火力打击范围。”面对后方传来的消息,马尧和战友十分着急。

    “连队先辈曾组织越海侦察。为完成任务,在每天长达17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里,全连官兵一遍遍重复着行动流程,精益求精。今天,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说罢,马尧向指挥所报告,决定带领组员对蓝军指挥所进行破袭。

    得到“同意”回复后,小组携带集装炸药隐蔽机动至“敌”指挥所附近……

    “3,2,1,起爆!”随着一阵剧烈的声响,马尧小组破袭成功,赢得了胜利。

    “为了胜利,相信连队的每名官兵都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马尧小组的事迹被写进荣誉室的“胜战笔记”中。他告诉笔者,“新时代侦察兵的胜战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不断丰富的连史,离不开每名官兵的共同努力。近年来,该连官兵打破传统训练模式,一次次走出“家门”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不断提高人装结合度,探索装备极限性能,实现体能、智能、技能的有机融合。

    该连的训练场上,多种新型侦察装备分区教学如火如荼,无人装备操作手专攻精练……官兵们攻坚克难,在打破一个又一个训练“壁垒”,完成一项又一项重大任务的过程中,续写先辈的胜战荣光。

    如今,荣誉室里的展品越来越多,那面“留白墙”无声记录着官兵们的强军足迹。这支年轻的连队,正将历史的荣光转化为开拓未来的澎湃动力,向着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锐视点

    微芒亦可汇聚成光

    ■田 亮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必须更加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官兵、充分发动官兵。

    广大官兵身处部队建设第一线、练兵备战主战场、军事斗争最前沿,是强军兴军的实践主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让官兵唱主角、挑大梁、担重任,方能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激发其投身强军兴军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微芒亦可汇聚成光。一名普通士兵对射击精度的极致追求、一名基层指挥员对战术战法的刻苦钻研,最终都会体现在部队整体战斗力建设水平上。正如历史学家所讲,“历史的深层结构往往由无数无名者的日常实践构成”。当个体生命融入集体使命,平凡的血肉之躯便获得了创造历史的伟力。

    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各级组织和带兵人应为想干事者创造条件、为能干事者搭建平台,鼓励官兵勠力强军、勇敢追梦。当每名官兵视自己为连史执笔人,个体力量就会迸发出超越自我的不竭动能,把涓滴奋斗汇成奔涌的铁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龙游“千项万亿”工程全速冲刺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楼郁馨 梁羽煊 叶奕暄) 8月18日,笔者在龙...
鹰眼预警:康强电子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19日,康强电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红塔证券完成10亿元2024年...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236)近日宣布,其2024年度...
鹰眼预警:融捷股份应收账款增速...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19日,融捷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欧洲领导人“组团”访美 特朗普... 美国东部时间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日程安排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全会听取和...
他们用行动许下誓言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肖军  文/摄) 8月14日,常山县球川镇中心...
日本两名陆上自卫队队员在训练中...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8月18日电(记者陈泽安 李子越)日本陆上自卫队18日通报,两名陆上自卫队...
鹰眼预警:洋河股份营业收入大幅...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19日,洋河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