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友:30余载守护彝族漆器
创始人
2025-08-18 06:37:01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传承不是孤军奋战,要让更多人爱上漆艺。”在素有“中国漆器之乡”美称的毕节市大方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高光友,作为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30余载如一日,在漆艺领域精耕细作,凭借独创的“快速堆鼓技艺”,让古老漆器成功融入现代生活,还荣获了“贵州工匠”“全国乡村名匠名师”等诸多荣誉称号。

儿时的高光友,常常看到父亲忙碌于采割生漆、精心制作漆器,一颗漆艺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1985年,他参加了农民画培训班,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为日后从事漆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

1989年,经人推荐,他进入了国营漆器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学习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从此,他一头扎进漆艺的奇妙世界,“要把彝族漆器学精学透、发扬光大”的初心,成为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1995年,高光友离开漆器厂,开始潜心钻研传统技艺。2013年,他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民间艺人,共同创办了漆器工艺厂,专注于彝族漆器的设计与制作。

他常说:“漆器工序繁杂,全凭手工,但这是彝族文化的根,不能丢。”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手工制作的原则,从生漆采割到纹样绘制,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只为留住漆器最本真的韵味。

进入漆器厂初期,他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快速堆鼓技艺”,填补了大方漆器快速堆鼓的工艺空白。这一技艺让漆器装饰更加立体,工时也大幅缩短,很快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

在纹样设计上,他在彝族传统日月纹、羊角纹等基础上,巧妙融入火把节、婚恋场景等故事性图案;在色彩运用上,突破了黑、红、黄三色的局限,根据作品需求大胆创新;在品类开发上,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推出茶具、漆画、旅游工艺品等,甚至尝试与木、竹、瓷等材质跨界结合,让漆器从传统摆件变成了实用好物。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大方生漆70%以上的漆酚含量,经他巧手打磨,更显光洁耐磨,作品既蕴含民族魂,又兼具时尚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漆艺,2020年,高光友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漆艺教学基地,每年培训传承人超过1300人。他还带着漆器走进学校、社区、展会,通过技艺体验、公益课程等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漆艺的独特魅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吉祥航...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吉祥航空业绩修复节奏与行业略有不同,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三年业绩修复斜率与利润...
苏奥传感跌2.01%,成交额9... 11月26日,苏奥传感盘中下跌2.01%,截至13:20,报8.78元/股,成交9762.93万元,...
中国动向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吉利汽车因雇员行使认股权而发行...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沪宁股份涨2.02%,成交额2... 11月26日,沪宁股份盘中上涨2.02%,截至13:24,报27.28元/股,成交2216.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