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8月1日起,我国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其中,俗称“鼠标手”的腕管综合征首次作为职业病正式被纳入国家的法定目录。最近,“天眼问政”栏目收到很多网友咨询:“鼠标手”要如何认定,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又有哪些?
记者查阅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了解到,职业病从原来的10大类132种调整为12大类135种,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大类别。其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
新版《目录》明确规定,职业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目前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和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暂无法认定为职业病。根据《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GBZ 336—2025),连续3年及以上患侧手腕部从事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职业史,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伴有神经电生理检查或腕部高频超声检查异常,结合职业健康监护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许多人以为“鼠标手”被纳入职业病范畴就可以享受工伤待遇,事实上,并非所有“打工人”都能报销医疗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认定职业病需要满足三个前提,即属于目录范围内疾病、存在劳动关系、疾病由职业危害因素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43条第2款还明确规定,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提出的职业病诊断申请,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记者还请到“天眼问政”律师团成员、贵州惟胜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万莉进行专业解答。
陈万莉告诉记者,劳动者如因职业病遭受健康损害,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劳动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省级批准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认定工伤后,劳动者可主张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企业对劳动者的健康管理、工作场所防护措施,都负有责任。”陈万莉介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企业不配合职业病认定,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陈万莉表示,针对赔偿纠纷、企业不配合职业病认定、鉴定等,劳动者可收集劳动合同、工资记录、工作现场照片等证据,申请仲裁责令企业提交材料。劳动者对仲裁不服的,可向法院起诉。对于企业违规的行为,劳动者可通过12333热线或直接向属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