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警阿特”工作室汇聚了8名骨干,以极富网感的95后民警“阿特”人设为核心,聚焦时事热点、网络热梗与警务普法,让原本枯燥、严肃的警务工作,呈现年轻态表达。图片均由“孝警阿特”工作室提供
“警察!别动!”伴随着破门而入的厉喝与电击枪的威慑寒光,“一号目标”被瞬间压制在床上。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今年年初发布的一条“随警作战”视频,带网友“沉浸式”体验了临空分局针对“依托咪酯”毒品的雷霆收网行动。
此次多部门协同作战,一举抓获17名嫌疑人,打掉1个涉毒、3个涉赌团伙,查扣“依托咪酯”电子烟弹60余颗,涉案资金200万元。
“太硬核了!”“雷霆手段,守护平安!”“看得热血沸腾,为警察点赞!”一时好评如潮,网友表示有身临其境之感,体验到了一线民警执法的勇敢与不易。视频在该局“孝警阿特”短视频账号播发后,获得51.5万点赞,13.9万转发。
陈特是孝感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民警,也是“孝警阿特”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设立多个特色合集开展普法宣传:《阿特剧场》通过情景演绎普及法律知识和毒品危害;《阿特说车》用诙谐的语言对走私、改装车辆的危险进行科普;《边警阿特》展现巡逻、缉私等边境警务工作;《孝城警事》以纪实风格真实呈现民警工作与执法现场,发动网友提供违法线索、参与社会治理。
目前,“孝警阿特”警务账号已在全网收获3850余万粉丝,成为现象级警务宣传平台,点赞量超30亿次,全平台总播放量50亿次;不少粉丝化身孝感版“朝阳群众”,累计提供举报线索10万余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余人。
在警营当“UP主”
2017年10月,陈特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入职孝感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随着一批政务号入驻新媒体,孝感巡特警也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由陈特负责运营。
创立初期,陈特以“菜鸟小警察”视角记录巡特警日常,反响平平。为打破警务宣传在公众心中“严肃说教”的刻板印象,陈特尝试做一个“没有距离感、打碎制式和刻板印象的警民沟通桥梁式IP”,让原本枯燥、严肃的警务工作,呈现年轻态表达。
转机出现在2019年1月5日。他发布的第七条视频,以极具网感的创意演绎反诈场景:面对“中奖短信链接”,他左右张望后,踩着魔性小碎步“哒哒哒”奔向错误选项,夸张的肢体语言配合诙谐配乐,瞬间引爆网络,收获78.2万点赞与1.8万条留言。网友笑评:“警察叔叔把‘发大财了’的雀跃演活了!”
不久后,他被调往孝感市公安局政治部,专职负责宣传工作,并在全局支持下组建了“孝警阿特”工作室。工作室汇聚了喻文瀚、黄蓓等8名骨干,以极富网感的95后民警“阿特”人设为核心,聚焦时事热点、网络热梗与警务普法。
受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即以玩家的主观视角进行游戏)启发,陈特推动宣传转型为“沉浸式”随警作战,镜头直击抓捕现场,记录嫌疑人落网后的真实反应与自述,实现执法公开化、观察法治化、普法情境化。
“冲动一时爽,被逮牢里躺”“罂粟有没有‘腿毛’”“‘老头乐’真不乐,勿买勿开勿乘坐”等金句频出,被网友称为“电子榨菜”,出镜代表陈特也随之走红。
“网友的点赞和评论是最大动力,”当防溺水宣传片播放量破亿时,成就感让团队持续深耕“既有趣又有用”的普法视频创作。
“碎片化时代需要‘信息炸弹’。”陈特透露创作核心:通过密集反转和埋梗设计,在30秒内抓住观众。团队参考悬疑片节奏,在反诈视频中设置层层转折。“每次看到网友‘追剧式’催更,就知道技法用对了。”
这些爆款普法作品诞生于“草台班子”。拍摄禁毒微电影时,团队成员在殡仪馆实景中被蚊虫叮咬满身包。为突出悬疑感,他们用台灯营造阴森光影,非专业演员反复琢磨微表情。
陈特将自身定位为“幽默话痨的青年民警”形象,在视频中融入网络热梗,拉近与年轻受众的距离。在同事眼中,陈特是团队的“气氛担当”,聊天时爆梗连连,总能适时抛出幽默段子或接住热点话题“梗点”。
警民协同,“粉丝天眼”织就社会安全网
2021年9月11日,经过热心网友举报,孝感警方精准打掉一个15人的电诈窝点。陈特将行动过程制作成视频发布后,收获42.9万次点赞,并意外触发“滚雪球”效应。账号后台旋即涌入来自国内外的45条电诈窝点举报信息。依托其中线索,警方再度在孝感本地捣毁一处电诈窝点。
“孝警阿特”账号功能开始从纪实传播拓展为警民沟通桥梁,系统创建“粉丝天眼”举报机制。
网友可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信举报涉诈、涉毒窝点及各类治安问题。工作室经初筛核实后,依托“一事一线索”机制联动市局多警种,实现快速处置与全程跟进。每起案件办结后,团队均通过视频等形式向举报人及全网反馈结果。
“这不仅是感谢个人,更是向3850万粉丝传递信号:人人可参与织就安全网。”陈特说。
“小区有人深夜飙车,严重扰民,阿特快出击!”“我家楼下有赌博机,拜托阿特赶紧来扫除!”……一条条网友留言,迅速转化为警方的行动,涉事“炸街”司机被抓获,赌博机被依法查处。
曾有一名嫌疑人因观看“孝警阿特”的反诈视频而迷途知返,主动成为警方的“线人”,潜伏在电诈组织内部。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秘密收集并向警方持续传递了关键情报:包括窝点的精确坐标、涉案资金的复杂流向与洗钱通道,以及不断更新的诈骗话术模板和操作脚本。
行动当日,随着“线人”发出的最后确认信号,警民里应外合,埋伏多时的精干警力如利剑出鞘,多路突袭目标窝点。破门而入的瞬间,警灯闪烁,喝令声四起,正在操作设备实施诈骗的团伙成员措手不及,被迅速控制。
“为什么粉丝朋友们会那么相信我?”陈特时常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源于工作室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渐渐地,孝感市公安局提升了违法犯罪震慑力,也强化了执法公信力。当地违法犯罪分子间形成“干坏事会被阿特粉丝举报”的共识,全网3850万粉丝形成全民监督网络,倒逼执法规范化。
孝感公安已着手探索“粉丝天眼2.0”版本,计划联合技术企业开发“粉丝天眼”AI智能辅助系统,旨在更高效地回应网民求助、解答疑问,提升在基层矛盾风险隐患感知预警方面的敏锐性,努力在风险苗头出现时就能“感温、控温、降温”。
代言家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警务碰撞火花
街头飘香的米酒、董永公园的温馨、澴川大地的油菜花海。今年4月18日,在湖北省“青春为家乡代言”活动上,陈特作为孝感市“青春代言人”在演讲中深情描绘孝感风貌,“一般天气好的时候就是来逛孝感的时候,孝警阿特随时等着你”。
“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感成为以‘孝’为名的城市。我们巡特警守护万家灯火的每一天,都在践行新时代的‘孝道’。”陈特深情阐释。他心中的“新孝道”,已超越传统家庭伦理,升华为守护所有家庭平安幸福的社会大爱。
去年冬天,一位独居老人因记忆力衰退走失,孝感市公安局通过监控追踪和社区走访,顶风冒雪走了8公里,最终在废弃厂房里找到老人,他颤抖着说出“谢谢警察同志,你们和亲儿子一样亲”。
陈特走红后,调解纠纷事件时,社区居民们原本闹矛盾吵得不可开交,认出“阿特”后不再针锋相对,接受警方调解,火药味慢慢消散。一次巡逻过程中,一位青年笑着向陈特打招呼:“阿特,你还记得我吗?之前误入迷途被你教育过。现在走上正道干正事,家里人都很开心。”
“孝警阿特”的影响力甚至超越地域,成为连接警民心灵的纽带。
“阿特,看你视频很久了,是你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当警察的热爱,给了我从240斤瘦到170斤的坚持……”2023年7月22日,网友小冯通过电子邮件向“孝警阿特”发来喜讯,并附上自己被辽宁警察学院录取的通知截图。
学生小伟(化名)曾是让父母头疼的“网瘾少年”。得知儿子是“孝警阿特”的铁杆粉丝,父母带着他从安徽专程赶来孝感与民警们相见,感受榜样的力量。
传承城市的传统文化,陈特和团队也在积极探索创新路径。
他们将孝感雕花剪纸、云梦皮影、应城膏盐文化等非遗瑰宝与公安普法宣传巧妙融合;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警营,创作反诈主题剪纸作品,用一刀一剪揭露“冒充客服退款”骗局;编排皮影戏演绎“刷单诈骗”套路,寓教于乐。
在孝南区三利社区开设的“非遗反诈课堂”上,孩子们创作出“反诈米酒”“反诈麻糖”等趣味作品。陈特认为:“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百姓生活中的智慧。青春代言家乡,就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警务碰撞出新的火花。”
“公安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城市更美好。”这个95后的团委书记鼓励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00后,用自己的方式推荐家乡,“每一份守护,都是对家乡最深情的告白;每一次出警,都是青春最美的勋章”。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