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今天给您带点梨,立秋之后多吃梨,润肺。”8月16日8时30分,和平区马路湾街道振兴社区网格员柯光生准时到张秀坤老人家里“报到”,洗洗手,拿起水果刀,把梨子上的皮削掉,递到老人手里。陪老人唠了一会儿嗑,柯光生走出老人家门时,顺手把前一天的垃圾拎了出去。
“我们社区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口占比高。在6000多位常住居民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半数。社区10位工作人员全部扎进网格里,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守护好社区的这些老人们。”振兴社区党委书记范志强说。
五年,赶走老人生活上的“拦路虎”
发生在16日早上的这一幕,柯光生坚持了五年。
“记得2020年我刚接管绍兴街61号楼栋时,第一次走访就遇到了张秀坤老人。她出生在1950年,是一级视力残疾人,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两个女儿常年不在身边。”柯光生回忆着,第一次推开张秀坤老人的家门,他心里一阵发酸,屋里的垃圾攒了不少,桌上的蔬菜看着也不新鲜,墙角的电线露着点铜丝。
老人握着柯光生的手,说起了自己的难处:“小柯啊,我这眼睛不争气,倒垃圾、买菜都难,家里啥东西坏了也看不见……”
那一刻,柯光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老人把这些生活中的“拦路虎”赶走。
“社区党委时刻提醒我们要学雷锋、践初心,我想,初心不就是把居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问题吗?”柯光生这样说。
“小柯就是我的‘眼睛’和‘腿’”
从那天起,柯光生每天早上上班时,都会先去老人家看看,“顺手”把垃圾带下楼。老人爱吃豆腐、新鲜蔬菜,柯光生就记着她的口味,三天两头在下班时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买回来给老人送上楼;换季时提醒老人添衣服,降温了帮老人检查暖气,汛期前仔细查看老人家窗子是否漏雨……
照顾老人不能只做表面功夫。水电燃气这些安全隐患最要紧,每周柯光生都会蹲下来看看插座有没有松动,摸摸水管有没有漏水,打开橱柜检查燃气阀是否关紧……
过去5年里,张秀坤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小柯在,我这心里比啥都踏实,小柯就是我的“眼睛”和“腿”!
“五年如一日帮老人做这些琐事,会不会觉得累?”面对这样的提问,柯光生说:“其实真不累。看着老人的家里越来越整洁,看着她吃到热乎饭菜时的笑容,看着她再也不用为生活难题发愁,我心里暖烘烘的。”
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温暖
在振兴社区,每一位网格员都是老年人的“依靠”,帮张奶奶取药、陪王爷爷去复查……这些琐碎日常,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该做的事”。
在社区网格员们看来:“雷锋精神不就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温暖吗?不用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用真心换真心。”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根线,串起了网格里最珍贵的情感联结。网格员们成了社区老人们最信任的人,分享家长里短、解决急难愁盼,甚至比儿女还亲。而这份信任,成了网格员们最珍贵的“勋章”,也是他们继续把雷锋精神践行下去的最大动力——坚守在网格里,温暖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刘洋 实习生 张理哲
下一篇:市曲艺团走进蓟州区开展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