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全过程,通过强化智能驱动、重塑教学场景、促进知行合一,切实推动思政课方法更“新”、体验感更“好”、成效更“实”,打造智慧育人新标杆。
强化智能驱动 让思政课方法更“新”
学院深刻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时代变革,强化人工智能对思政课的驱动作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和时代感召力。
回应时代命题,锚定融合方向。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人工智能为破解传统教学痛点、提升育人效能提供了重要路径。学院在国内率先成立AI思政创新实验室,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等高水平研讨会,以数据驱动、AI赋能、精准育人为抓手,推动构建“前沿引导、指尖触摸、行走感悟”的数智思政新体系,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时代思政工作的教学科研水平。夯实智能底座,筑牢融合基础。学院充分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交晓智”AI中枢平台,安全高效调用DeepSeek等先进大模型,为思政课注入强劲智能动力。学院还依托思政垂类大模型——“思政云宝”,基于“大模型(LLM)+检索增强(RAG)+智能代理(Agent)”的三层技术架构,深度整合通用AI技术与教育领域专业知识,实现教学设计的精准优化。绘制知识图谱,优化内容供给。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正重塑思政课知识组织与呈现方式,推动教学内容供给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模糊感知走向精准导航。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学院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近现代史知识图谱”梳理历史脉络。该图谱基于1102个知识点构建10模块、5层级的精细知识体系,自2023年以来已精准追踪近14000名学生的学习轨迹,让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可感,易于理解。
重塑教学场景 让思政课体验感更“好”
学院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思政课建设全链条,着力破解传统思政课在时空延展、体验沉浸、精准管理等方面的瓶颈,系统重塑教学场景,显著提升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打造无界生态,丰富学习场景。学院依托丰富的AI大思政资源平台,构建覆盖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的“指尖上”立体化学习平台体系。教师通过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全国“手拉手”备课中心等平台共享海量资源,开展跨校协同备课。学生借助“思源学堂”等平台,实现线上听课、讨论、考试“一站式”完成,随时随地自主接入学习,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院还积极将优质思政资源向社会辐射,公众可通过西迁博物馆网上展馆等实现指尖参观互动,将学习场域从教室延伸至“云端”。赋能虚拟仿真,深化沉浸体验。学院敏锐把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创设深度体验、激发情感共鸣方面的优势,将其作为革新教学形态、提升沉浸感的关键。通过深化智慧育人规律研究与应用转化,建设多样化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够“穿越”历史。此外,“AI辅导员”“仙交小i”等智能助手24小时在线答疑,成为学生的“数字伙伴”。驱动数据治理,优化教学管理。学院深刻理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推动思政课建设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构建覆盖教学诊断、智能决策、政策评估的全链条数据治理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教学诊断模块实时分析多维度数据,精准生成院系级质量报告,定位教学短板;智能决策系统基于课程需求预测,动态优化排课与资源分配,自动生成个性化改进方案,辅助教师精准优化教学方式;政策评估体系通过实验区指数追踪、跨区域对比、政策仿真推演,实现从效果量化到风险预判的科学管理,让思政课建设实现心中有数、施策有方。
促进知行合一 让思政课成效更“实”
学院以精准滴灌、知行互促、成果转化为路径,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育人体系,让思政课可感、可知、可行,成效切实彰显。
实施精准滴灌,增强学生获得感。学院推行的AI赋能思政课教学,能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画像与资源推送。依托知识图谱动态反馈学生知识薄弱点,智能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料与练习。过去收集学生反馈需要人工整理几百份问卷,现在通过知识图谱系统,能实时看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贯通知行环节,拓展实践维度。学院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开展实践教学前,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场景预演与知识准备;实践中,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记录调研数据、分享感悟、分析报告;实践结束后,平台智能汇总成果、追踪反馈,贯通实践育人各环节,提质增效。“小青马”等学生团队运用智能工具提升调研效率,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智慧桥梁,助力学生在脚力、脑力、笔力的综合实践中增长才干。凝练创新成果,树立智慧标杆。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探索成效显著,成为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思政云宝”模型、知识图谱教学法、AI辅导员系统等创新实践深入推进,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学院还将依托全国重点马院及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名师工作室、全国“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积极探索“AI+思政教育”的新命题、新载体和新形态,以扎实成效推动AI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加速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转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王书吟 燕连福)
上一篇:苏州为网约配送员购买意外险
下一篇:中国队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