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贮水山儿童公园,伫立着两棵树龄120年的银杏树,树冠大如华盖。曾几何时,这两棵银杏树“面黄肌瘦”,是“植物医生”曹先聪一次次的悉心养护,让百年老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多年来,曹先聪用一张张“绿色处方”,守护城市绿意,也守护着市民记忆里的那抹岁月“青葱”。
体会“枝杈的故事”
曹先聪是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下属的聚泰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站的技术人员。2017年,他开始接触古树修复工作。
彼时,公司刚刚着手开展相关工作,由于缺乏经验,特意邀请了深耕古树修复领域的专家、老师傅带教,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
学习一段时间后,曹先聪跟随老师傅去修复市北区四方街道一棵树龄200余年的老银杏树。到了现场,老师傅像往常一样,让曹先聪和同事们先观察树木的外观,进行基础判断,再围绕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这棵银杏树从中间裂开了,当时我们讨论出两种治疗方案。”曹先聪说,“一种是封闭式治疗,把裂缝堵起来;一种是开放式治疗,对裂缝进行清淤防腐处理,保持裂开的状态。”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时,老师傅注意到树干的缝隙处已经长出新的枝芽。听完大家的汇报后,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半开放式治疗,完成必要的防腐清淤后,让缝隙中的枝芽慢慢长大,成为这棵树的一部分。
当时,老师傅说了一句话:“对于周边的市民来说,这棵树的每个枝杈都有故事。”直到曹先聪后来参与了一棵棵古树的修复,才逐渐明白其中的深意。
守护一代人的回忆
2019年,青岛聚泰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青岛四方园林工程公司专家站成立,曹先聪出师成为一位成熟的“植物医生”。
2023年,曹先聪收到市北区双山街道保儿村的“求助”:这里的百年老国槐“生病”了。
“人会老,树也会老,当营养和水分供给不到末端枝杈,树木就会‘头秃’。”到达现场后,曹先聪绕着树转了一圈,发现树的主干已经真空,填入的混凝土又加重了腐烂。
当即,曹先聪开出“药方”:挖一条土壤疏松多孔的复壮沟,让根部吸收到氧气和营养;将混凝土移出,填充有支撑性又韧劲十足的材料,让国槐能稳固且恢复自然生长状态。
就在曹先聪忙前忙后为国槐治疗时,许多村民默默站在了他身后,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我们小时候,就结伴儿在这棵槐树下玩。”一位老人说,“看到这棵树,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当一棵树开始扎根发芽,时光便在一岁一枯荣中流转,托举起游子的乡愁。村民对国槐深厚的感情,给曹先聪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在此刻明白了老师傅的那句话:“树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仅是治愈一棵树,更是在修复一段时光,守护一代人的回忆。”
当好“植物医生”
曹先聪将一个个探头钉子,以5厘米的间隔轻轻钉进树干,然后拿起小锤子,一边紧盯声波探测仪显示屏,一边敲击钉子,并根据图像显示不断调整敲击点。“这就像给树木‘听心跳’。”曹先聪解释说,可以根据声波的数值判断树木内部有没有腐烂和空洞。
从最初依靠“望”“闻”观察树木外部情况,到如今借助专业检测设备进行“问”“切”,曹先聪“诊断”的设备和手法不断进步。“树有百种,病有千样,只有真正了解每一棵树、每一种虫,才能当好‘植物医生’。”曹先聪说。
2017年从业至今,兢兢业业地钻研让曹先聪在专业领域闪闪发光。他编写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手册》《青岛市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预警信息》,为园林环卫系统进行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2020年,曹先聪荣获青岛市绿化委员会颁发的“青岛市绿化之星”,2024年,他被推选为“市北工匠”。
曹先聪一直想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景——成为“绿色医生”。在他看来,未来守护绿色的使命不仅是医治一棵棵古树,还将延伸到推动园林垃圾循环利用,全方位守护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