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AI起号乱象频现,虚拟繁荣急需刹车
创始人
2025-08-17 19:42:26
0

三五天就能“养”出一个账号,十五分钟即可生成一条视频,几千元便能买到动辄粉丝成千上万的所谓“高粉账号”。AI起号乱象,正将虚拟繁荣打造成一条冷冰冰的流水线。表面上,这些账号被精心包装成“外国歌手”“养生导师”“高颜值博主”,吸引大批粉丝关注,实则背后是一条隐藏的非法产业链,涉及带货欺诈、账号交易、“卖课割韭菜”等违法行为。技术被绑上逐利的战车,沦为造假的工具。

这不是创意的盛宴,而是诚信的荒漠。人工智能技术本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立场和选择。当技术被掌握在唯利是图者手中,AI生成的文字、图像、视频便不再是创意表达的延伸,而是虚假信息的放大器。他们利用深度合成技术批量制造“高仿”形象,让普通用户难以分辨真假;通过低成本的内容投放和虚假互动,制造出“爆款”假象,骗取广告主的投放预算、粉丝的信任消费以及平台的流量推荐。最终买单的是整个社会:内容生态的真实性被侵蚀,用户的信任被反复透支,真正有创意、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则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AI起号乱象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唯流量论”思维的衍生物。当点击量、粉丝数被奉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指标,部分人便会不惜代价制造数据幻象。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对真实价值的漠视和对长远生态的伤害。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者不再追求内容质量,而是拼命迎合算法偏好;平台为了短期数据,容忍甚至默许造假行为;用户被虚假信息包围,形成“信息茧房”,逐渐失去辨别能力和耐心。当造假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成本与风险又极低时,这一乱象自然会愈演愈烈。

治理这场乱象,绝非简单“杀鸡儆猴”式的账号清理,而是一场涉及法律、监管、技术和社会共治的复杂持久战。监管部门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对虚假账号、虚假内容的认定标准,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让违法者付出足够高的代价;平台应健全内容审核与溯源机制,堵住虚假流量的变现通道,切断黑产链条的经济动脉;社会各界需共同培育理性甄别虚假信息的能力,用“不点赞、不转发”抵制虚假繁荣。只有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治理,才能让AI起号回归正轨。

技术发展需要边界,流量繁荣需要真实。让创作回归真实价值,让技术回归善用正途,不仅是对用户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的负责、对技术本身的保护。唯有如此,AI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创作的利器,而非破坏生态的帮凶。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构建“全景式”培育新体系 培养...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湖南农业大学深耕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农业管理领域,依托农学等优...
花溪区:破除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 转自:贵州日报 最近,花溪区麦坪镇每逢有群众家办红白事,家门口都会出现一块公示牌,上面清楚地写...
山东青岛:社区有了“文化代言人...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滨湖社区文化书院里,一群孩子正...
【我在现场】“朱鹮稻”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在湖南新宁县崀山镇,记者耳闻目睹了一件趣事。一群摄影...
“雪豹”遇“牦牛” 赛场见“真... 绿茵场上激烈角逐。西宁雪豹队门将腾空救球。本报记者 汪清梅 摄本报记者 汪清梅8月17日中午,玉树藏...
西成铁路青海段开始架梁 8月15日,西宁至成都铁路新庄2号中桥首榀503吨重、24米长的混凝土预制箱梁精准架设,标志着该铁路...
传统智慧+科技赋能重塑健康消费 家电卖场的导购员向消费者介绍养生小家电的功能。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文/图当“朋克养生”不再是年轻群...
文学陆游还是文化陆游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在中国文学史上,陆游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在接受史上...
清镇铝城大道15处风险点“清零... 转自:贵州日报工人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 本报讯 “路面的坑补好了,开车安心多了,没想到问题这...
红研赋能,激活发展“新引擎” 原子城纪念馆。本报记者 殷之皓 摄 认真聆听讲解。海北州海晏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客在文迦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