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政银企对接会现场。
连日来,在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精准高效完成磁组件的抓取、校准与装配。这批搭载了独特磁路设计的磁组件,即将成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3C产品里的“核心骨架”。
作为内蒙古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稀土民营企业,英思特始终聚焦磁组件核心领域,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在稀土永磁材料应用赛道稳居领先地位,已成为华为、小米、微软等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重要供应商。
“今年企业要精进研发生产线、拓展产品领域、扩大生产规模,亟需持续的资金支持。恰好稀土高新区今天举办‘政银企对接会’,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今后再也不用为资金短缺犯愁了。”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对记者说。
他表示,会后已有3家银行主动对接,根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资金使用方向,量身设计了不同的融资产品。接下来,企业将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持续提升性能、拓宽应用场景,同时发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开发配套磁器件产品。
磁馨电子生产车间。
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良好的沟通协作是地区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稀土高新区坚持以服务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创新金融服务、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活水”、提供金融保障。
为破除长期制约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的信息壁垒,日前,稀土高新区举办了“金融‘稀’引力 共筑新高地——政银企对接会”,这场召集了150余家企业、19家金融机构的大会,旨在让企业清晰识别银行的信贷产品图谱,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产业特性精准匹配金融服务,让企业需求与金融供给在市场化轨道上高效对接,进一步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现场还推出了专利速贷通、磁材订单贷、稀土人才贷等20余项无抵押、纯信用创新产品,让企业“技术变资本、专利变资金”从愿景走向现实。
随即,稀土高新区还制定出台了《金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创新性构建线上互动、实地走访、窗口服务、沙龙路演“四维一体”信息共享机制与常态化对接平台。同时,通过政策解读、难题会诊等多元形式,打造“线上+线下”“政府+市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一站式”深度沟通桥梁。
英思特磁组件车间。
“不久前,我们与一家稀土龙头企业对接,在了解到该企业因新厂房建设而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且对时效和利率提出了极高要求时,我行迅速成立了‘一对一’攻坚小组,仅用2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资料收集、报告撰写、上会评审到取得批复等所有流程,成功为该企业核定授信总量4.5亿元,并成为该企业首家授信银行。”中国银行包头分行高新支行行长何叶表示,该行针对稀土高新区“磁材-永磁电机-新能源装备”千亿级产业链布局,由分行选派青年经理骨干、行内“老稀土授信专家”组成稀土基地服务专班,利用优势产品“稀土产业贷”,为上游原材料、中游深加工及下游应用企业提供差异化授信支持,并提供优惠利率审批。
蒙商银行包头分行高新支行行长郝波告诉记者,该行已经对接了多家稀土企业,并根据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定制了信贷方案,推出企融通、创业担保贷、科创易贷等创新产品,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创新金融供给,已通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双质押模式,为45家创新主体注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水,促成融资贷款超80笔,融资总额一举突破40亿元大关。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57亿元资金源源不断流向企业,并精准辅导企业赢得市级奖补资金255万元。
“今年,我们建立了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开通了‘融资需求服务专线’与‘企业融资服务专栏’,并将通过一对一走访、沙龙路演等方式,落实‘动态跟踪、精准服务’责任清单,争取年内为企业授信资金50亿元,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响应率达100%、综合融资利率降低0.5%-1%,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力。”稀土高新区财政金融局金融科相关负责人高星光表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向平
新闻编辑:杨洪梅
下一篇:小米司机超速致4死赔偿时拿贫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