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数据投毒”!AI数据污染,治污还得靠人
创始人
2025-08-17 18:30:04
0

转自:北京晚报

宁波交警短视频账号2月注销,AI竟称注销是因为5月的一起交通事故;求问儿童手表软件,AI给出了否定中国发明创造、否定中国文化的答案……据央视报道,AI杜撰的信息数不胜数,甚至成了谣言类信息帮凶。数据污染引发现实风险、数据投毒已经冲击安全防线,亟待加大治理力度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从查阅资料到办公写作,从休闲玩乐到求医问诊,AI越来越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便利。与此同时,AI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日俱增。据报道,有的向AI大模型训练数据中注入伪装成正常样本的恶意数据,削弱模型性能、降低准确性;有的不良信息没有被甄别删除,被人工智能当作可信任的信息源加入算力;有的不法分子利用AI炮制虚假信息……凡此种种,不仅导致AI“胡编”、AI“新闻”大行其道,还可能威胁国家安全。比如在经济金融领域,一旦数据受到污染,诸如市场行为分析、信用风险评估等工作,就可能出现误判,造成经济损失。

数据污染、数据投毒,滋生安全风险,也扰乱公众认知。国家安全部数据显示,当训练数据集中仅有0.01%的虚假文本时,模型输出的有害内容会增加11.2%;即使是0.001%的虚假文本,其有害输出也会相应上升7.2%。被污染、被投毒的数据,产生成量级的有害内容,又将二次“投喂”网民。久而久之,不仅危及AI本身的思考力,也将降低网民思考和决策的“智力”。

AI信息“不靠谱”的背后,显然是防范机制还不够“靠谱”。技术层面上,需要及时为AI数据安全“打补丁”。比如,强制要求各平台为AI生成内容打上醒目标签,提醒用户谨慎、合理使用AI内容。再如,AI技术和应用的开发者与平台,可通过交叉验证、数据溯源等技术手段,及时高效地拦截AI有毒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建章立制,防范污染和有毒数据的产生。应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AI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同时定期“清洗”和修复受污染的数据。当然,用户自身也应科学使用AI工具,不主动向AI“投喂”有毒信息。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也是AI应用的核心资源。数据真实、准确、健康,AI技术和应用才能造福人,而不是欺骗人、戏弄人。AI数据污染,治污还得靠人。不论技术开发者、监管者还是使用者,都要始终守牢AI数据的安全底线,履行“治污清毒”的职责,共同守护AI技术的美好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疑似 iPhone 17 Pr...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威锋网)据称...
褐斑白蚕蛾“阻击战”收官 小叶... 本报报道小叶榕病虫害的版面(红圈处) 过去一个多月,重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人与小叶榕害虫褐斑白蚕蛾打...
高温回马枪来了 重庆今起三天最... 从空中俯瞰主城,“重庆蓝”美景令人陶醉。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行人撑伞遮阳 凉快了一天,高温又杀...
雷茨智能吴炎光:拒绝高价收购,...   从广西农村的留守儿童,到2万元踏上创业路,再到站上磁悬浮风机领域创业前沿,这位90后想要轰轰烈烈...
川江石头名字拾趣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陶灵 名气最大的称“堆” 川江的石头,名字不一定都叫“石”。比如滟滪堆,称“堆”...
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承认违... (来源:千龙网)“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2万元”,河南一所民办高中,在三年前招生时作出这一承诺,在今年高...
夏季能吃剩菜剩饭吗?爱吃火锅易... 卢俊宇 受访者 供图 夏季炎热,剩菜剩饭能吃吗?重庆人喜欢吃火锅,是不是容易患直肠癌?胃...
溧水致远社区: 阅读红色经典 ...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俞珍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为传承...
400斤男子致邻座拥挤高铁不妨... (来源:千龙网)不同解决方案选择背后,考验的正是公共服务心。近日,有网友发图文称,乘坐高铁二等座时,...
鹰眼预警:圣农发展应收账款增速...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8月18日,圣农发展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