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8月10日,“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建设再传喜讯:中核集团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启动,标志着中核集团在浙江第三个核电基地机组建设全面拉开帷幕。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滨,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分党组书记、主任冯建平,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涛,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总经济师、总审计师黄敏刚,副总工程师徐鹏飞等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详情见
8月8日,中核集团组织召开集团公司总部2025年卓越绩效模式贯标改进方案宣贯会,对集团公司总部卓越绩效模式贯标改进工作作进一步部署,推动后续集中改进落实落地。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涛主持会议并讲话。<<<详情见
集团快讯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出了“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优秀作品、优秀案例、优秀组织、优秀个人、行业影响力媒体”奖项。其中,中核集团及所属单位选送的6件作品、2个优秀案例获奖,并同时获得行业影响力媒体账号1个、优秀组织奖1个和优秀个人1名。<<<详情见
8月8日,由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协、中核集团联合指导,中国核电联合相关方主办,海南核电承办的第十三届“魅力之光”杯全国核科普夏令营暨国际公众沟通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详情见
8月4日,中核集团在战略规划总院举办以“深化MBSE实践,持续追求卓越”为主题的2025年第一期系统工程交流沙龙。<<<详情见(中核网)
近日,2025年智能监管业务模型创新活动的公众投票通道已正式开启。中核集团审计与法务部充分汲取中核制度大模型的研发经验,结合内控工作管理要求,设计打造的中核集团内控智能缺陷分析大模型,成功报名参评。本次投票时间为2025年8月14日—2025年8月23日。<<<详情见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Neutron Depth Profiling, NDP)技术,精准揭示了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CC)的关键缺陷,首次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并定量证实了显著的纵向锂浓度梯度,在电极厚度方向上实现了锂浓度的均匀分布,为梯度电极核心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为推动全固态锂电池基础科学认知及其工程化应用作出重要贡献。<<<详情见
利用强激光与非纵向自旋极化电子束相互作用产生高亮度、高圆偏振度γ射线示意图及调控机理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合作,在强激光驱动的γ射线产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非纵向自旋极化电子束,提出在强非线性康普顿散射条件下产生高亮度、高圆偏振度γ射线的新方案,有望应用于光核物理、材料物理、真空双折射效应观测等实验中。<<<详情见
近日,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辉光放电清洗系统(GDC)永久电极设计方案,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PDR)。这标志着我国在聚变装置关键部件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ITER计划顺利实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详情见
近日,中核租赁在银行间市场成功簿记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发行规模4亿元,期限3年,发行利率再创融资租赁行业中长期信用类债券历史新低。<<<详情见
近日,秦山核电正式获得基于ISO56005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3级证书。这是该国际标准正式推广以来中核集团认证的首张3级证书,也是秦山核电继2023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后,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化建设上的重要突破。<<<详情见
近日,知网书店(book.cnki.net)正式上线,作为同方数科旗下的专业精品图书严选平台,与国内专业出版社深度合作,将纸质图书与数字化学术文献一体化呈现,提供专业化、场景化、立体化深度阅读服务。<<<详情见
行业新闻
国家能源局网站8月11日消息,为适应我国三代核电建设的需要,合理确定核电工程造价,国家能源局委托核电工程定额总站组织编制完成《核电厂核岛工程预算定额(2025年版)》,现予以颁布实施。<<<详情见
据科技日报8月12日报道,从西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核素分离与核环境安全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协同配位—还原界面一体化电极新材料,实现了从海水中电化学提取黑色二氧化铀产物,为全球铀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详情见
据新华社报道,8月8日,哈萨克斯坦首座核电站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区举行。该座核电站由俄国家原子能公司主导建设,位于巴尔喀什湖畔,将采用俄罗斯第三代VVER-1200反应堆技术,设计装机容量为2.4吉瓦,总投资约140亿至150亿美元,预计2035年至2036年建成。<<<详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