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相关重大项目建设。
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天富天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该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工艺,专注于光伏组件、元器件制造。目前,该公司已启动新能源产业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预计9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2亿元。
今年以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旧动能”转换为“新动能”,“积累量”转化为“提升质”。
今天的项目档次,决定着明天的产业高度、经济强度。如今,兵团在建产业项目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等特点,项目投资建设主体多为行业技术发展领军企业,有多个项目填补了疆内空白,成为兵团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蓬勃力量。
服务模式创新,项目建设“加速跑”
重大项目的落地和推进,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兵团,各相关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今年2月办完落户手续,3月就启动了设备安装,6月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么快的速度真是没想到!”在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清冠纳米科技(新疆)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艳生对开发区的优质服务赞不绝口。目前,已有多家客商与公司达成意向订单,这让沈艳生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为让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我们通过领导包联、专班推进、‘一站式’服务机制,构建起了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中心副局长郑欢欢介绍,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新签约项目26个,签约总额达42亿元。
在六师五家渠市,项目建设同样热潮涌动。新疆信发集团投资75亿元的55万吨电解铝、30万吨碳素和3万吨阴极项目建设正酣,“力争早日完成建设,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运营。”信发集团新疆公司总经理李庆新的底气,源于当地创新且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
六师五家渠市积极推行“项目管家”制度,将236亿元项目投资分解为61块“责任田”,每块“责任田”都有“管家”专门负责,通过“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进度管控,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并根据企业诉求及时响应、靶向施策。此外,六师五家渠市还开通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以“三级警长、两项清单”为着力点,为28个重点项目(企业)提供“项目警长制”专班服务。截至目前,十三师新星市共有50名“项目警长”,设“金盾助企”工作室10个,解决涉项目问题38件。
从“项目管家”到“项目警长”,兵团各师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项目建设护航提速,让企业安心投资、舒心发展。
上一篇:第十五届喀交会开幕
下一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 看看他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