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尾闾大河之洲
创始人
2025-08-07 05:32:42
0

  □周洪华

  沿着黄河遇见海。遇见海的一刹那,率先遇到一座城——垦利,黄河入海口就在这座城的辖域。

  垦利位于黄河尾闾,典型的在河之洲,也是我国第二大河口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顶点轴心。

  黄河文化,在垦利续写着神话传奇。这里有古代传说中的“息壤”,岁岁年年,一刻不停地“生长”着土地。《山海经》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黄河流经这里,用“息壤”驱赶海水,向大海索要土地,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厘一寸、一尺一丈,慢慢地淤积形成了以垦利为顶点的近现代黄河三角洲。

  近代黄河三角洲,是黄河1855年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流路形成的扇面型土地;而现代黄河三角洲,则是1934年以来至今仍在继续形成的扇状地形。一百多年前,站在垦利宁海遥望前方,大海浩瀚,波涛汹涌,水雾茫茫。黄河从黄土高原挟裹着“息壤”滚滚而来,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河水碰撞着海水,“息壤”在海底扎根,向海面生长,填海造陆,不断创造着中国最年轻的土地。今天,滚滚黄河依然每年在这里携沙造陆两万亩左右,使垦利成为全国“生长”土地最快的地方。

  漫长的岁月里,不同地域迁移携带的原创文化在这片新生土地上不断磨合交融,形成黄河口独具特色、和谐包容的迁徙文化。

  1939年,因生活所迫,我的曾祖父携家带口,由广饶县移居垦利东部的下镇洼,垦荒种田,定居下来。他们挖地窨子居住,引黄河水灌溉,春种秋收,勤劳耕作,扎根黄河口,繁衍生息。

  抗日战争时期,垦利是革命老区,是清河军区的大后方,被誉为山东“小延安”。红色文化在这里浓墨拓印,书写了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之情。这里土地广袤,水泽众多,芦苇遍野,红荆丛生,芦苇丛、青纱帐、红荆林成为抗击日寇的好战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在垦区建立了医院、学校、剧团、被服厂、枪械维修所、北海银行清河分行、晒盐合作社、军粮所以及垦荒生产单位,积极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为前线的八路军提供后勤保障。生产的粮食、食盐、被服,不仅供应了清河军区需用,还运往胶东、鲁南,支援了其他抗日根据地。当年,十多岁的母亲见证了垦区人民子弟兵帮助百姓下田耕作劳动、反扫荡中阻击日寇转移群众,老百姓积极送子参军、缴纳公粮、纺线织布、纳军鞋、组织担架队支援前线的军民鱼水之情。

  垦利是胜利油田诞生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和中心地带。

  1965年,在垦利区胜利村附近32120钻井队钻探的坨11井,发现了巨厚油层,成为我国第一口原油日产过千吨的油井,胜利油田由此得名。这里是胜利油田的生产腹地,石油工人在这片土地上战酷暑、斗严寒,胸怀为国找油的雄心壮志,饮马黄河尾闾,逐鹿渤海湾畔,在工作和生活环境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在茫茫盐碱滩上,跋涉勘探,钻井找油,继大庆油田之后,钻探开发了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创造了中国石油史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篇章。

  初秋的垦利硕果飘香,大地一片葱茏繁茂。站在坨11井纪念碑前,看着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的“中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烫金大字,仰望既代表“11”字符,又象征石油井架的不锈钢雕塑,以及其上象征“翻开石油史上新篇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打开型书籍塑件,我感慨万千。这座纪念碑展示着石油工人战天斗地、为国找油的劳动成果,也凝结了光荣的石油会战传统和浓郁的石油文化。

  时光荏苒,岁月倥偬,纪念碑旁坨11井老骥伏枥,依然在蓝天下向地下争油。整洁的井场,已经看不到当年现场奋战的泥泞坎坷、野苇荒径,但这座纪念碑和垦利这片土地上遍布林立的井架,一直在诉说着石油精神,在书写着石油文化,在怀念着曾经奋斗的光辉岁月。

  万里黄河,辗转奔流,在垦利区黄河口镇一路向东汇入渤海,富含泥沙的黄河水冲刷积淀,带来大片原生态风景。

  沿着黄河一路向东,杨庙·黄河里风景如画,天宁寺生态林场树木蔽日,万亩葵园葵花向阳而生,永安稻田画色彩缤纷,民丰湖碧波荡漾,植物园百花盛开,城区绿植丰茂,田野郁郁葱葱,湿地星罗棋布,河道水系纵横,尽显绿色之姿,生态之貌。

  沿着黄河一路向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芦苇遍野,水淖交错,百鸟翱翔。高空俯瞰可见黄河水漫流而过形成的岗、坡、洼相间分布,波浪涟漪状的“潮汐”地貌,似大树展枝,如丝带飞舞,神奇壮观。黄河水入海之处,黄蓝交汇,界限分明,堪称绝色风景。

  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迁徙候鸟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这里有草兔、狗獾、赤狐、艾鼬、黄鼬、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灰鹤、丹顶鹤、白鹭等野生动物千余种。每年秋冬季数百万只飞鸟迁徙黄河入海口,在此繁衍栖息,被赞誉为“鸟类国际机场”。

  漫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蓝天上白云朵朵,大地上草木葱茏,良好的湿地生态,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长生存的乐园,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高,拥有芦苇、柽柳、旱柳、杞柳、翅碱蓬、马绊草、野大豆、益母草、罗布麻、茵陈、蒲公英等野生种子植物数百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泱泱黄河入大海,四时景色各不同。步入黄河入海口,春风里,草木吐翠,犹如置身绿色的海洋,叶芽嫩绿,生机勃发;夏雨中,柽柳傲然挺立,兀自花开,芬芳馥郁;秋高气爽的季节,翅碱蓬红毡铺地,蒲公英随风飞舞;冬日里,湖冰透亮,芦花飞雪,万亩芦苇荡呈现浩荡之姿。

       (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美学通史中的观念史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在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研究中,中国美学史研究占有重要的位置。190...
石屏县试点推行“屏邑林票”激活... 转自:云南日报石屏县试点推行“屏邑林票”激活林业发展潜力——山林披绿又生金“以前守着林地赚不了钱,没...
燃情世运 成都独家记忆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圆满闭幕8月17日,成都世运会闭幕式现场拍摄的感谢成都的条幅。新华社发八月十七日拍...
用爱为特殊孩子打开通往未来之门 转自:贵州日报 对于了解特殊教育的人来说,特教老师与特殊孩子之间,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孩子毫...
聚焦新兴力量 筑牢信仰根基 本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路淑瑶这是一次熔铸党性锻炼与初心磨炼的淬火之旅,也是推进新兴领域发展党员三...
省“十五五”规划专家建言资政专... 本报讯 (记者 莫昌伟 石成砚) 8月15日,省“十五五”规划专家建言资政专题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
天峻“智阁鲁如” 暨农牧民传统... 马文化交流活动。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潘娟娟 见习记者 陈富红 摄影报道)8月16日,圣湖之源·净土...
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 转自:贵州日报 黄先勇、李焱、刘伟忠、刘永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本公司...
普京重申希望和平解决危机 “普特会”后欧洲强调维护乌领土完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
“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本...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从8月15日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