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8月6日,河套文化学术交流会在巴彦淖尔市举行,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河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河套文化研究与宣传等方面,深入探讨河套文化挖掘研究与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开创河套文化研究新局面,助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提供智力支撑。
8月6日,巴彦淖尔市举行河套文化学术交流会。
与会专家学者的主旨发言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研究成果阐释严谨、论述透彻;学术交流气氛热烈、深入广泛;为深化河套文化研究,推进北疆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挥出积极的学术引领和实践推动作用。
“河套文化研究和品牌打造已持续发力20多年,基础扎实,难能可贵。”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首席专家陈育宁表示,“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而河套文化又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北疆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浓郁色彩。”
与会专家作主旨发言。
河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是北疆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撑。巴彦淖尔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数量多、类型全、等级高,古人类遗址、阴山岩画、各个时代的长城等文化遗产,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在河套地区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交融共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河套文化,对于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陈育宁教授讲述河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据悉,为推动河套文化研究高质量发展,深化北疆文化建设,巴彦淖尔市已聘请43位全国河套文化研究智库专家,在重点课题领题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参与有关评选评审工作等方面发挥优势和作用,为河套文化研究提供有力智力支撑;提出实施河套文化研究阐释、宣传推广、精品创作、遗产保护、暖心惠民、文旅融合“六大工程”,以河套文化工作成效助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薛来
新闻编辑:莎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