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发布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2025年8月7日13时52分
我们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
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虽然到了
但还处于“三伏天”期间
暑气一时难以消散
气温降低仍需时日
每年8月7日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进入立秋时节。民间有“立秋分早晚,就看十二点”的说法,尤其在北方,流传比较广泛。简单说,如果立秋时刻在中午12点前,就是“早立秋”;过了12点,便是“晚立秋”。2025年立秋在12点之后,属于“晚立秋”。
“立”,有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立秋之后,暑热寒凉交替,阴阳互转,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的下沉而收敛,从繁茂趋向成熟。立秋预示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立秋还处于“三伏天”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人称“秋老虎”,立秋后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正所谓“秋已立,暑难消”。
立秋三侯
一候凉风至
立秋是秋季的初始。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立秋时节午热夜凉,白天日照很强烈,夜晚刮来凉风,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有白茫茫的雾气产生,会在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暑气渐消,秋风送来凉意,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阴气上升,感阴而鸣的蝉也开始鸣叫。“寒蝉”不是指此时已寒,而是预示着寒凉将会到来。
立秋习俗
立秋,标志着炎炎夏日即将离去,也预示着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就要到来。在立秋这天,我们依然会延续许多习俗,比如贴秋膘、啃秋、晒秋等。
在立秋这一天,大鱼大肉一顿,叫“贴秋膘”;
在立秋这一天,捧个西瓜“啊呜”一口,叫“咬秋”;
在立秋这一天,给家里的农作物来一场日光浴,叫“晒秋”;
在立秋这一天,古人会用红纸写下“今日立秋,百病皆休”贴在墙上,叫“驱百疾”。
夏,就要过去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已经踩住夏的尾巴,大驾光临了。
立秋养生
立秋是由阳转阴的过渡时期,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今年由于高温持续,传统的“秋冻”养生法需要随之调整。立秋后仍要注意防暑降温,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要避免中午外出。同时,随着季节转换,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可能上升,需要提前做好预防。
在饮食方面,虽然传统有“贴秋膘”之说,但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应注重清淡饮食,多食当季水果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即可。对于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贴秋膘时也应注意减少脂肪、糖的摄入。
因此,贴秋膘之时,也要调理好脾胃,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还可以吃一些温热的水果,如:梨、柿子、橘子等,这样不会损伤身体的阳气。
夜未央
风渐凉
时至立秋年过半
日月如梭转瞬间
愿汗水换来收获
不负所望
上一篇:天阳科技:拟投资通联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