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双碳”五周年重要成果: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59%
创始人
2025-08-16 14:31:19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对外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五年来,各部门各地方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海兵在交流会上发布中国推动绿色转型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提出5周年重要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海兵,现场发布图)

这五年来,中国推动绿色转型取得的重大成就,“双碳”工作的经验做法如下:

“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国已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家层面出台了做好“双碳”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部门层面制定了12个分领域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财政、金融、标准、消费等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都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进。中国积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绿色化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已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202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中国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2024年的53.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高至19.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持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中国将“绿色、清洁、低碳”融入交通强国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中国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力。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9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分别比2020年降低4%、5.1%;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比2020年增长近50%。

自然生态固碳增汇效能提升。中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中国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从自觉“光盘行动”到全民义务植树,从主动垃圾分类到拒绝“白色污染”,从拥抱新能源汽车到掀起跑步骑行热潮,从提倡共享经济到鼓励二手交易等等,自觉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贡献日益彰显。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义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出口国和投资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碳减排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周海兵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鹏工业过会:今年IPO过关第...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0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
李建辉已辞职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澎湃新闻消息,卷入“假院士”“假参事”事件的李建辉,辞去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以下...
在乌镇遇见上海书展!拓展长三角... (来源:上观新闻)漫步乌镇景区,从茶楼到染房,从酒店到民宿,从咖啡馆到餐吧,70多个阅读空间都藏着书...
蚊子练出“抗药Buff”,蚊子... 随着广州、佛山相继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国家疾控局日前将沪苏皖等11个省市列为Ⅱ类地区,提示具有一...
中国发布“双碳”五周年重要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
InXinjiang (67)... 2025年8月,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来到新疆,参加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这也是他们首次来到新...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来源:中工网) 【#警惕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个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伪装成科研机...
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这张老照片...
“新三样”领跑、航线频增!我国... (来源:中国水运报)转自:中国水运报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
重庆巫山县发生一起危岩崩塌,提...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8月15日,重庆巫山县大溪乡平槽村1组垮岩子危岩发生崩塌灾情,因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