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南侧海域,两座银白色平台在奔腾的潮涌中巍然矗立。平台之下,直径15米的巨型涡轮正随潮汐缓缓转动,将海流转化为电流——这里,是全球唯一连续并网超8年的秀山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海洋潮流能发电,是通过水下涡轮拦截流动的海水,潮流推动叶轮旋转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最终并入电网。潮流能取之不尽,但将其稳定转化为电能并网,曾是全球科学家攻坚的“无人区”。
图为秀山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2016年,LHD首期模块化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成功下海并网,一举实现我国海洋能开发“大功率发电、稳定运行、持续并网”三大跨越。2022年2月,第四代“奋进号”1.6兆瓦机组投运,成为当时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2024年9月,国际能源署发布《聚焦海洋能源》报告,评价LHD电站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这一殊荣背后,是多年的艰辛攻关。
第二代垂直轴机组曾因强洋流损毁叶片,记者用手触摸第二代机组残骸,上面已布满厚厚的灰尘。LHD海洋潮流能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林东回忆:“这代机组在海上运行并网了一年半时间,后来叶片全部被打断,为了实现稳定运行,我们迭代出了可180°自动调向的水平轴机组。”正是这份创新精神,让第三代机组成功抵御极端海况持续运行至今。
图为林东介绍“奋进号”机组。中环报记者方琬夷摄
走进LHD联合动能海洋能大型实验室内,监控大屏上的实时画面展示着电站的发电实况和数据:首代机组度电成本高达106元,而“奋进号”已降至1.1元(百兆瓦规模)。惊人的蜕变,离不开国网舟山公司创新打造的“风光潮储”微电网系统,通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破解谐波干扰,可以实现绿电的全额消纳。
潮流之下的涡轮不仅转动着科技之光,更输送着生态希望。据了解,自2016年8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以来,发电站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为实现岛岛共富注入澎湃动能。
潮涌东海,更宏大的蓝图已然展开。据2025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舟山已被列为“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试点。LHD团队计划在秀山岛启动新一代电站建设,预计年发电量达2.3亿千瓦时,可满足舟山全市1.25%的用电需求。
林东表示,未来团队的目标是将舟山制造装备销售至全球,领跑世界海洋能开发。这座小岛上的涡轮,正以日夜不息的旋转展现着向蓝海要绿电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