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政客“台独”当生意 “大罢免大发财”美梦破灭
创始人
2025-08-06 18:28:26
0

(来源:华夏经纬网)

转自:华夏经纬网

很多人都以为民进党掀起的“大罢免”只是一场为了罢免国民党民意代表、掌控民意机构的政治运动。然而,在民进党政客的眼中,“大罢免”竟然还是一门“好生意”。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民进党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最近承认早在6月已经申请将“大罢免大成宫”注册成商标,涵盖的商品除了竞选常用的帽子、旗帜、海报,还包括纸巾、文具、睫毛刷、香炉、水桶、鞋拔、牙刷等生活用品。由此不难想像,倘若“大罢免大成功”,这些有“大罢免大成宫”商标的商品必然热卖,届时民进党政客不仅收割政治成果,口袋也赚得“盘满钵满”。这让人不得不佩服民进党政客的“生意头脑”:从政治运动中窥见“商机”,利用支持者的政治热情进行“品牌操作”。有台媒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民进党政治动员背后,反映的是民主价值竟能被如此“变现”,而且不论结果如何,总有人能在民主热潮里“发财”。当你天真地以为是“民间力量”的展现,有些人看到的却是一门好生意。所谓台湾民主如今变成特定政治人物与小圈子收割红利的工具。

其实,柯建铭企图利用“大罢免”赚钱,并不令人意外。这是民进党政客的惯向操作。当“台独”也能成为一门生意时,把“大罢免”商品化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民进党民意代表、“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

经调查,沈伯洋的父亲沈土城在台湾企业兆亿有限公司担任负责人,2008年以来,该公司与大陆某些企业存在贸易往来与业务合作,从中谋取经济利益。沈伯洋一边宣扬“反中”,给在大陆做生意的台商扣“红帽子”,一边却与大陆厂商做生意,大赚人民币。此外,民进党当局不断渲染“大陆威胁论”,营造“备战”氛围,而沈伯洋创办的“黑熊学院”则趁机推出“急救包”、“野外生存装备”、“防灾包”等商品高价炒卖,事后被揭发这些商品其实是从大陆淘宝平台采购,价格便宜,经沈伯洋“包装”后“身价大增”。由此可见,民进党政客“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尤为讽刺的是,这几个月民进党阵营以国民党民意代表“亲中卖台”为由发起“大罢免”,但有绿营罢免团体的头目却被揭发长年在大陆经商,业务颇多。

民进党政客多年来叫嚣“反中”、“台独”,实际上却大赚人民币,但台湾业界则因为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阻挠两岸交流而生计受损,岛内旅游业界首当其冲。民进党当局迄今不愿意恢复两岸旅游交流正常化,导致台湾旅游业失去陆客这个最大的客源。台湾渔农界近年销往大陆的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因民进党当局单方面关闭了两岸沟通渠道,导致台湾鱼农界无法及时与大陆沟通,一度被大陆暂停进口相关农产品,生意受到影响。

从沈伯洋家族大赚人民币到柯建铭炮制“大罢免大成宫”,民进党政客虚伪、贪婪、投机的“双面人”本性一览无遗。他们只顾以权谋私,完全漠视台湾业界和民众的福祉。首轮“大罢免”投票,台湾选民用手中的选票狠狠地教训了民进党。这只是开始,倘若民进党当局仍不悔改,更大的挫败还在后头。

责任编辑:左秋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