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在“AI焕新,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发布了40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优秀建设成果”,中国石化 “AI辅助聚酰亚胺气体分离材料开发”成功入选。此外,中国石化分子筛材料智能研发平台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人工智能赋能聚酰亚胺研发实现“筛得快”“筛得好”。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科研、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聚酰亚胺是用于提取高纯度氦气的膜材料的关键原料,实现自主研发对缓解我国氦气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化工研究院通过智能模型训练,自主开发出聚酰亚胺材料智能化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定向生成新型分子结构设计方案、准确预测新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等参数,使科研人员能够定向筛选最优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大幅提升研发效率。经实验验证,该平台对气体分离性能的预测平均准确率超过90%;新设计开发的聚酰亚胺膜,其气体分离性较现有商用材料提升30%,同时聚酰亚胺新结构的筛选和设计时间缩短80%。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同步举办,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分子筛材料智能研发平台亮相该展。分子筛是重要的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和环保领域。中国石化创新开发了集成机器阅读理解、实验预测、全流程自动化功能的分子筛材料合成系统,可以驱动设备自动完成实验操作、实现材料的逆向生成与性能优化、理性设计与合成分子筛,显著加速高性能分子筛材料的研发进程。 (戴安妮)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