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阳气最旺的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日前,由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浦东新区代表处监管指导的“银龄益健康”助老公益项目第四期启动。项目以20万元善款服务浦东新区60岁以上有需求的特殊群体,提供口腔、脾胃、骨密度等检查援助,结合时令特点为老年人就医减负,并推出“银龄享口福”“济德八段锦”等健康公益行动。在“银龄益健康”助老公益项目活动现场,项目实施定点医院、上海徐浦中医医院院长陈令霄表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推崇养生保健,有些人近乎痴迷,还有些人一味盲从不加以甄别,结果不仅被误导误治,还会带来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妨多留心那些养生手段是否有权威医学依据、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必要时请教专业医生,听取他们的建议。
活动现场,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三伏天养生保健踊跃提问,对此,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张炜副主任医师指出,三伏天糖尿病管理要紧抓“四要点”,即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合理用药,自测血糖;补水有度;保持规律运动但要避开高温时段。同时,借助艾灸、食疗、药茶等温阳祛湿方法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相对于针灸,三伏贴更适宜于怕冷、疲乏、容易感冒、脾胃虚寒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取关元、足三里、大椎、脾俞、肾俞、气海等穴位。“晒背驱寒”“抱冬瓜祛湿”“电饭锅泡脚”……社交媒体上所谓三伏天养生法被包装得神乎其神,老年人更容易被带偏,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理性思考与冷静判断。可以晒背,但不应暴晒;冬瓜炒菜煲汤食用更实在;推荐食疗茶饮,例如生晒参、桑叶、枸杞、陈皮、山楂、玫瑰花等泡茶饮用;穴位敷贴也可以,但需由医生评估,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科学养生要从身体的实际需求出发,任何养生手段都不能替代必要的医学干预,千万不要迷信“网络热度”。
张炜强调,养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段与身体温柔相处的旅程。顺应三伏天的时令特点,用科学方法照顾好身体的需求。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