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职工王新龙(左)抱着收获的西瓜,喜笑颜开。今年,在刘洪亮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帮助下,他种的西瓜喜获丰收。 胡熙波 摄
我叫王新龙,是八师一三四团十一连职工,也是一名瓜农。大家熟知的石河子下野地西瓜,发源地就在一三四团十一连。
2000年,我开始种植西瓜。那时候,西瓜植株长到一定的时期会发杈,就需要打杈了。我和妻子虽然只种了十几亩地的西瓜,但根本忙不过来。后来,我们选择了新品种,开始种植不需要打杈的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
今年,我家的头茬西瓜和往年一样,6月底就开始上市了。但今年的西瓜价格不高,好在产量不错,收入还可以。这主要得益于八师石河子市科技特派员对我的帮助,真的特别感谢他们。
今年4月,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刘洪亮和他的团队成员来到我家,开始系统地指导我种植西瓜。从石河子市区到我们连队,路程近100公里。从春天播种到夏天采收,刘洪亮和他的团队成员每周都会来我家地里查看西瓜生长情况,这让我十分感动。
今年,我家种植的是安农二号西瓜。以前种植西瓜,都是提前泡种催芽,等种子发芽后再移栽到地里。在刘洪亮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下,今年我改变了传统的起垄种植方式,采用平种种植方式,像种植棉花一样,直接覆膜播种,保证了西瓜一播全苗。
以前种植西瓜要轮作倒茬,瓜农种瓜舍不得施底肥。今年,刘洪亮建议我们瓜农,通过苗期追施有机肥的方式来提高西瓜的品质。这样一来,西瓜秧长得更好,西瓜的品质也得到有效提升。我采纳刘洪亮的建议不留根瓜,只留第二或第三节位瓜,瓜型更好了。
夏天很热,但再热也阻挡不了科技特派员的脚步。看到刘洪亮和他的团队成员顶着烈日,行走在田间地头,脸上挂满汗珠,再看看满地个头匀称、形状好看的大西瓜,我和妻子都感叹,他们都是干实事的。
在刘洪亮和他的团队成员的指导下,我家的西瓜产量提高了,单产由以前的三四吨提高到如今的5吨多,而且甜度提高了0.5%,商品率也提高了5%左右。这些变化,让我们瓜农真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王新龙 口述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秀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