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贝壳财经
近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今年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今年共有130家中国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北京凭借47家世界500强总部数量的成绩,连续第13年稳居全球城市榜首,上榜企业数量超越东京与纽约的总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500强之都”。
北京蝉联全球之冠,综合实力功不可没
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政策支持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布局,是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的新趋势,完善的地区基础设施、优越的营商环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
从“规模竞赛”向“质量博弈”转变,当前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行为发生深刻变化,资本更加倾向于投向“增长快、风险低、落地快”的区域,而中国正是这一轮全球资本“避险与增值并举”战略的首选地带,北京更是在各项指标中遥遥领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的法治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都比较稳定,确定性较强让全球大型企业在选址的时候信心更足。
另外,年轻且高素质的人口是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构成之一。北京仍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人才的集聚效应也是部分全球大型企业落户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软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开放程度是决定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的关键。一家全球大型企业如果把地区总部,甚至全球总部设在某座城市,意味着这里不仅具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更有符合国际高标准的经贸环境。
近年来,北京连续多年迭代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标准,吸引更多标志性的全球大型企业落地北京。
2020年以来,北京开放水平实现全面提升,一系列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让全球大型公司对北京充满信心和期待。
“近年来,北京加强了招商引资和对外服务工作,改善营商环境的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倪鹏飞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新经济企业快速崛起,国企构成上榜企业中流砥柱
在47家北京上榜的企业中,41家国企以雄厚的实力构成了榜单的中流砥柱。这些企业凭借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业务布局,多年来稳居世界500强前列,业务触及全球各个角落和多个关键领域。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工商银行是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去年利润超过50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也是上榜民营企业最多的城市,共有6家。其中,京东集团排在第44位,比去年上升3位,是排位最高的中国大陆民营公司。小米集团连续7年上榜,排在第297位,较上年提高100位,创下2019年上榜以来的最大增幅。美团的排名上升57名,位居第327位。
民营企业展现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从互联网到制造业,民营企业正在多个领域引领发展。政策的支持、资本的聚集、人才的汇聚,为在北京落户的国内民营企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4年度是全球高科技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今年进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高技术企业共34家,它们的平均营业收入为967亿美元,平均盈利达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9.6%和24%。高技术企业的营业收益率居于最好的行业之列。
诸多科技巨头落户,也是北京蝉联世界500强总部数量第一城的重要因素。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上榜企业中不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突破,体现了北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的决心和成效。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北京的核心目标之一。科技创新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城市的面貌。仅2024年北京地区就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58项、占全国28.7%,高被引科学家达431人次、居全球城市首位,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前三位。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有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形成了完整且丰富的科研教育体系。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从前沿理论探索到产业技术创新,全方位的学科布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