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施妍
本报讯 孩子像个“小炸弹”一样,随时会发脾气。过去的6年里,小满(化名)的妈妈为此不知流了多少泪水。病友告诉她,湖州有“添翼计划”,可以帮助小满,但需要年满7周岁。本想着再熬1年,但前不久她得知“添翼计划”扩面了,0至6周岁的社会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康复服务,这让她欣喜不已。
“添翼”扩翼,将为更多社会残疾儿童撑起希望之伞。据悉,“添翼计划”是市儿童福利院以集中托养的方式,为儿童提供康复救助的公益活动。为推动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改革,健全普惠共享、全龄覆盖、多元协同的现代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日前,我市对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进行扩面,从服务对象“全龄覆盖”、服务内容“康教融合”、保障机制“多元协同”3个方面实现三路突破,全力呵护“小小的他”。
市民政局介绍,依托市儿童福利院现有的“添翼计划”,我市此前已经实现7至18周岁困难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集中养育康复。随着未满7周岁的社会残疾儿童和流动残疾儿童被纳入康复服务范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服务对象“全龄覆盖”,有效提升我市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缓解部分家庭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在服务对象扩面的同时,特殊儿童的康教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突破。依托儿童福利机构的康复教育资源,接下来我市将根据特殊儿童的功能状况、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分阶段实施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同时,开展包括肢体康复、认知训练、心理支持及户外研学等在内的“康教融合”课程,以物理治疗、运动训练、语言开发、社交技能、艺术疗愈等方式,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此外,为了提高特殊儿童的家庭康复质量,还将对家长开展康复技能培训,提升家庭康复养育能力。
“对待儿童,尤其是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此次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服务扩面,在保障机制上我市也将进行新的探索。”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介绍,在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医疗—康复—教育”一体化服务优势的同时,我市还将整合多方力量,建立“财政补贴+慈善资助”多元资金体系,合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优质的集中养育和康复训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