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家长应以身作则,把户外活动纳入每日健康计划,强化孩子运动习惯,打造强健体魄。
一到暑期,脊柱外科和眼科就会出现青少年就诊高峰。
随着医疗服务朝着以预防为主的方向转变,如何更早避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小动作”助力脊柱健康
航空总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常帅说:“每到假期,因脖子僵硬酸痛、头晕手麻到脊柱外科看病的学生都会明显增多。”椎间盘是脊椎骨之间的纤维软骨,外层是纤维环,内部是胶状髓核。“它的结构有点像咱们看到的‘捏捏乐’,但没有那么软,能为椎骨缓冲压力、维持其灵活稳定。”常帅表示,放假后空闲时间变多,有些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总是保持一个姿势,就会让椎间盘的外层变得脆弱,内部被挤压出来,回不去,形成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疼痛麻木。
“我建议孩子们在完成学习或者用了一段时间的电子产品后,进行头部‘米’字或‘粪’字操,就是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方向进行头部运动。”常帅说,还可以双手抱头形成三角形,用身体和头与这个三角形对抗,更好地拉伸肩颈。此外还可以靠墙站军姿。这些动作可以随时随地练习,帮助颈部肌肉放松,保护颈椎。
此外,常帅说可通过长期坚持平板支撑、头双肘双脚“五点”支撑以及靠墙马步支撑,有效预防或避免椎间盘突出。他解释,靠墙马步支撑在平时等电梯、等车的时候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其他动作睡前做上十几分钟就能较好地缓解腰椎疲劳。
加强户外活动预防近视
北京海淀医院眼科主任吉昂表示,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咨询眼睛屈光不正的问题,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前来就诊的学龄青少年大多户外活动少、接触电子产品早。”吉昂告诉记者,孩子往往受到家庭生活习惯影响,比如有的父母本身就没有户外运动的习惯,不会带领孩子进行运动,对孩子打游戏、刷视频也不加限制,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成为近视发病和快速进展的主要人群。吉昂说,还有一些孩子很小就长时间用眼,学习、练琴、上网课等占用了他们户外玩耍的时间,导致当前孩子近视发病的年龄段相较于以往更早。
北京明德医院眼科主任王子含提醒家长,暑期是视力滑坡高危期,孩子频繁眯眼、揉眼、眨眼,在看书、看电视的时候不自觉凑近、歪头,这些都是近视的预警信号。但她同时指出,暑期也是干预近视的黄金窗口。
“运动对于近视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王子含说,研究证实,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核心措施。如果用运动替代宅家刷视频、线上课程、阅读等静态活动,或者将静态活动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给户外运动,那么将会收到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建议孩子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等需要远近焦距切换的运动,更有助于增强睫状肌调节力。”王子含说,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将户外活动纳入每日假期计划,守住孩子视力健康底线,并利用假期强化孩子户外运动习惯,为新学年筑牢视力屏障。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星
上一篇:“是的,我们在一起了!”
下一篇:“小板凳”搭起社区议事协商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