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哈尔滨8月4日电(记者陆宇航 翟卓)在8月4日举行的内蒙古“草原优品”传播推介会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科创委员会主任张国表示,要务实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图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科创委员会主任张国在演讲“首先,要把握工作角度,相信市场作用。”张国表示,要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的边界,正确认识把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规律,抓住市场开放、消费升级、乡村振兴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为品牌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社会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防范各种隐性风险,让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持续增强公用品牌的创新发展能力。
其次,要强化统筹管理,维护市场公平。“政府部门要从辖区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出发,突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因时因地制宜,在保护资源特色的同时,从发展的需求出发,对品牌发展坚持统一顶层设计、实行授权管理,统一标准规范、做实监督保护,本着对消费者和市场主体负责的理念,引导好、维护好品牌建设中的公平秩序,用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催生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塑造好政府新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张国说。
第三,要优化供应链,服务品牌主体。在张国看来,供应链是品牌管理的制高点,必须增强契约意识,构建诚信体系和良好的供应链运行机制模式,协调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围绕生产、加工、储存、物流、营销和消费,打造诚信的数字农业供应链。同时,要支持品牌主体做好品牌宣传与传播,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增强品牌的知名度、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四,要推进数字化,塑强智慧农业。”张国表示,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供应链等,让农业更智慧,也会让品牌更闪亮。要鼓励支持品牌主体树立数字化思维,推动品牌主体对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改造,让数据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能够实现。
最后,张国还建议,政府部门宜采取灵活包容的态度,给品牌主体营造更宽松友好的环境,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三农政策——把土地、金融、园区、集群的政策向农业品牌建设倾斜,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业冷链仓储物流、农村电子商务、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政策优先用于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扶持。
“同时,要清理整顿品牌建设乱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侵犯生产者、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保护品牌主体合法权益,激励品牌主体务实开展品牌建设工作,让品牌产品质量更好,品牌企业服务更优、信誉更高,实力更强。”张国说。(完)
上一篇:锐评|他们,别想让我们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