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微短剧,盈利模式悄然生变
创始人
2025-08-04 06:17:29
0

(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1+1影视基地现有10余个不同风格的微短剧实景影棚,各布景均配备空中马道、中央空调、服装道具库等,可满足各类拍摄需求。(受访者供图)

空中马道

□ 本报记者 李嘉豪 杨民仆

微短剧具有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题材和体裁灵活多样等特点,剧集时长短、节奏快、反转多,如今在各类平台非常活跃,其新颖的制作运营模式甚至延伸出“竖屏经济学”。近期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微短剧的市场规模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达6.9亿,覆盖68.4%的网民,受众从年轻人扩展到全年龄段。与此同时,微短剧题材同质化、内容过度依赖套路,致使用户审美疲劳加剧。剧集制作方主要依赖付费与广告,流量投放费用高昂,盈利可持续性问题摆上台面。这些也对行业长期良好发展形成挑战。

面对问题,微短剧行业正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盈利模式从单一变现到多维突破、从流量依赖转向产业协同、从短期套利迈向长期价值。制作一部微短剧需要经历哪些环节?火热的微短剧究竟怎么赚钱?行业未来如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本期《经济周刊》为您梳理微短剧背后的各商业模式和新发展逻辑。

看制作,一部微短剧这样诞生

制作一部微短剧,前期的工作主要涉及敲定选题、剧本撰写、拍摄筹备。这一阶段中,导演和演员的人选基本确定,微短剧的筹备工作大致完成,进入项目立项环节。项目立项后,拍摄工作正式展开。摄制完成后,微短剧项目开始后期制作,随后进入投流发行阶段,正式上架平台与观众见面。剧集发行后,制作公司还会对项目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效果,改进后续产品。

单集时长长的几分钟,短的几十秒;故事内核简单直接,一个“爽”字贯穿全线;拍摄制作周期短,新剧新片应接不暇……记者了解到,在微短剧“短、平、快”的表象下,其制作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简单的“拍得快”,而是“快得精细”。

南京百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川短剧”)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具备微短剧创意策划、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剪辑、版权管理、发行推广到全球分发与商业变现的全流程能力的内容平台。该公司项目经理周禹介绍,微短剧的制作过程中,剧本推敲打磨、演员档期协调、内容求精审改等是最为费时费力的环节。

“一部60集、每集1.5分钟的竖屏微短剧,剧本从大纲到定稿平均要改8—12稿,极端项目改20稿以上;编剧、责编、制片人、投流负责人、导演等多方意见交叉,单稿往返周期2—3天,整体耗时可达3—6周。”周禹说,为适应竖屏节奏、打通付费卡点、复刻爆款套路,剧本常会进行改动,每改一次都可能让主线剧情推倒重来。

业内人士表示,竖屏微短剧周期紧、特写多、表演容错率低,观众又“认脸”,这导致可选择的头部短剧演员高度集中。他透露,出演过“爆款”剧的主演,往往一天能收到5本以上的剧本,同时在聊项目10部以上,内容平台之间“抢人”在所难免。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必须在演员紧张的档期中见缝插针,抢进度,场景、顺场表、灯光方案全部跟着演员档期动态调整,这间接拉高了制片协调难度。

周禹介绍,短剧视听语言中服装、化妆和道具,是把“长剧的叙事精度”压缩到“手机一屏的注意力战场”里的重要要素,也是制作中较费精力的环节,“竖屏景别浅、景深压缩,道具细节会被‘怼脸’放大,古风、总裁、玄幻等爆款题材对置景要求更高。”

此外,在后期制作方面,竖屏短剧要求1.5—2.5秒就有一次镜头切换,情绪“钩子”要在3秒内抛出,这就要求剪辑师需要把“废话”帧级剔除,同时保证台词逻辑不断裂。审核方面,制作方会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后期处理或改台词补录,这一环节的返工率高达40%。“一部60集短剧,完成精剪、修改、送审通常需要花30天以上。”周禹说。

看模式,盈利手段更趋多元

不同类型的微短剧投入不一样,受到题材、制作团队、演员等多方因素影响。成本构成主要是制作和宣发两部分,前者包括剧本开发、拍摄团队、演员、后期、特效等,后者则是投流。

据了解,早期微短剧制作门槛较低,在发展初期一部作品的起步成本可能仅1万—2万元,制作较为粗糙,多以简单场景、非专业演员及基础设备完成拍摄。随着行业发展,一部微短剧制作成本提升至10万—30万元区间。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推动制作成本持续走高,普通微短剧制作成本为50万元左右,高配置剧成本达到80万—150万元。比如由百川短剧出品,即将在8月5日于横店开机的女频古装《柔弱世子妃掀翻全京城》,整体投入超过150万。具体看构成,这部微短剧的剧本开发占比15%,演员费用占比40%,制作费占比35%,宣发费用占比10%以上。

微短剧传统的盈利手段主要有免费试看、付费或通过会员订阅解锁全集的付费分账模式,以播放过程中的贴片广告、剧集中植入广告分成的广告合作模式,以及按流量获取收益的流量变现模式等。随着微短剧逐渐向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较高的成本投入也对传统盈利模式构成挑战。近年来,行业盈利模式经历多维度革新,早期依赖平台流量分成的单一路径,逐渐转向多元融合的创新形态,出现了剧集定制、IP延伸和与直播带货联动等新的方式。这背后,是微短剧制作方对投入成本增加、非爆款回本难等现实因素的破局探索。

“此前一部微短剧的制作成本约10万元,现在已攀升至五六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再加上在平台投流的高额费用,收回成本的难度大幅增加。”华影智媒CEO方义强说,“过去,公司的业务重心主要是微短剧推广,收入依靠用户充值。如今,我们的核心模式已转向与当地文旅项目及上市公司深度合作,为其量身打造相关剧情,以免费观看模式吸引流量达成宣传目标。”

“百川短剧的盈利模式可以概括为‘流量漏斗+多层变现’,核心在于‘低成本内容+高买量投流+即时付费转化’。”周禹介绍,公司的收入来源包括用户付费(IAP模式)、广告变现(IAA模式)、私域沉淀与二次变现、品牌定制等,与政企合作拍摄文旅微短剧也是较新的一种模式。

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开始尝试与文旅景区深度合作的新制作模式。南京南山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导演曹楠介绍,平台方凭借流量优势往往占据利润分配的大头,导致内容生产者的实际收益相对有限。“文旅微短剧这种‘内容+场景’的联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创作成本,更能通过沉浸式叙事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剧情有机融合,既为观众提供独特的视听体验,又能帮助景区实现精准导流,也为自身创造了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现,背后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积极探索微短剧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今年最新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中,江苏选送的《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金箔奇缘》《破晓》《落日邮城情》《玉见梁辰鱼》等微短剧入选。这些微短剧的拍摄地涉及最美村镇、古迹名胜、优秀企业、文博场馆和工业园区,进一步激活地方文旅资源,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

《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编剧、制片人徐伊宁表示,该剧上线以来全网热度已突破500万,成为展现乡村新貌的亮眼之作,剧本打磨耗时一个多月,用5天时间完成拍摄。其成功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发展,让乡村振兴的故事更具感染力,也为地方特色产业打开了数字化展示窗口。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推出“剧看非遗”系列微短剧项目,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我们去年制作了微短剧《釉色伊人》。今年拍摄完成微短剧《闺阁绣梦》,准备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上映。这两部剧都属于‘剧看非遗’系列微短剧项目,也都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华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靖敏介绍,《釉色伊人》目前已达到6.8亿的播放量。

微短剧制作方与文旅项目和公司企业的合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一方面,结合景点特色创作的剧情能自然融入地域文化与景观,让宣传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免费观看的模式能快速吸引流量,既为合作方实现了高效推广,也让制作方在规避成本回收风险的同时拓展更稳定的业务空间,实现内容创作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看未来,在快节奏中“快得精细”

近两年,微短剧平台也从单纯拼流量转向重视内容品质。2024年,头部微短剧平台红果短剧通过“果燃计划”投资了53部微短剧作品,涵盖非遗、公益等多种题材,推动行业从单纯追求流量向提升品质转变。以南京南山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拍摄的微短剧《平凡警事》为例,该剧总投资400万,主角团由国家一级演员等组成,武术世界冠军教练员坐镇指导,从制作到表演都力求专业质感。

“早期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但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日益提升,行业逐渐意识到走精品化路线的必要性,打造出类似于微型电视剧的高品质作品。”南京南山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翰杰表示,微短剧产品正变得越来越精品化,“我们的微短剧都是横屏形式,相较于竖屏,横屏构图能容纳更丰富的视觉元素,让细腻的场景细节、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者宏大的时代背景得到更丰满地呈现。”

“我们通过微短剧打造短视频账号和建立IP人设属性,在此基础上推广地方文旅。”淮安广电新媒体部门总监兼喂电影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锋说,公司相继制作了多部微短剧,均由公司自主投资,宣传地方文旅项目。如微短剧《第44次日落》详尽展现淮安市洪泽区蒋坝的优美风景资源、人俗风情等内容。所有微短剧在抖音账号“谷不凡”上免费播放,旨在通过精彩的剧情吸引粉丝、积累播放量,从而吸引各地文旅景区开展合作。据悉,喂电影制作的《黎明日记》系列已与淮安方特达成合作,成功获得投资。

这种以自主投资孵化IP、免费内容引流聚粉、文旅场景深度植入、跨界资源联动开发的运营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地方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构建起可持续的内容变现模式,为新媒体影视行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曹楠介绍,部分微短剧在正片拍摄结束后顺带录制综艺节目,在剧集播出后再集结主演开展公益活动,实现“剧综联动”的流量二次开发。例如,某部聚焦乡村振兴的微短剧拍摄完成或者走红后,主创团队深入剧中取景的乡村开展助农直播、非遗技艺推广等公益行动,全程拍摄成纪实综艺。这种模式既借助演员的角色热度延续观众关注度,又通过公益属性提升品牌好感度,吸引更多用户为内容买单或参与线下消费。

拥抱AI技术,一些微短剧制作方开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动漫形象、场景与动态画面,再根据剧情逻辑进行剪辑,这一做法大幅降低了动画制作的时间与成本。这类动漫微短剧既垂直面向青少年等细分受众,又能通过IP化运营拓展商业价值——比如将剧中的动漫角色开发为虚拟偶像,参与品牌代言、直播互动,或推出同款周边产品,借助剧集热度拉动衍生品消费。

剧情设计精心打磨、拍摄制作更加专业、商业模式进一步拓展,如今的微短剧通过融入广告元素,精准匹配品牌与剧情场景,拓展业务范围和合作渠道,在保障观众观看体验的同时,也满足了合作方的宣传需求,形成“内容+场景+生态”良好互动的新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个操作有点骚 (来源:包子君)今天翰宇药业涨20厘米,或许你以为这公司的研发产品有大进展或者是有大的BD项目。其实...
银行职员夫妻回应下班偷偷送外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银行职员夫妻回应下班偷...
欧盟前高官: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4日,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对外表示,欧盟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85后”杜晓溪,为县长人选 湖北襄阳谷城县官微“今日谷城”消息,8月1日,谷城县召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
则成电子聘任39岁程雨菲为内审... 8月4日,则成电子公告,聘任程雨菲女士为公司内审部负责人。资料显示,程雨菲,女,1986年出生,中国...
美股异动|新东方涨4% 券商称... 新东方(EDU.US)跳空高开,现涨4%。消息上,公司日前发布FY2025Q4(即2025年3月~5...
东航京沪“空中快线”:“随到随... 近日,东航对京沪“空中快线”(上海虹桥—北京首都往返)服务进行升级,重磅推出更加灵活的“易登机”免费...
赔付率达1412%! 上半年有...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廖丹     赔付率是检验保险公司精算定价能力和风...
原油价格下滑:OPEC + 增...   石油价格下跌,因投资者评估了 OPEC + 最新的大幅增产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对美俄紧...
立新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9... 立新能源8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降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