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即将到来
创始人
2025-08-04 00:50:48
0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评论员 王春华

当2018年76.2%的GDP增长由消费驱动时,中国消费型社会的叙事已然酝酿开启。这场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从“世界工厂”到“消费大国”的跃升,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52%,较去年全年提高7.5个百分点,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但进入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增强,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需巩固。

从生产主导到消费引领——

为什么中国要向消费型社会转型?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奇迹,核心逻辑是“世界工厂”模式——依靠庞大的劳动力、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政府投资,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2024年中国的消费占GDP比重只有44.5%。生产与消费的失衡亟待调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内需求不足等挑战,倒逼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上半年,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市场较快恢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服务消费零售额同比增长5.3%。这种“消费发力”的态势也印证了,中国正在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说到根本上,是中国靠生产驱动的增长模式遇到了发展瓶颈,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成为重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加紧构建形成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型动力机制,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制度创新的三维突破——

什么是消费型社会?所谓消费型社会,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代表的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

如何实现转型?转型是个复杂工程,但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当下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是,通过扩大内需消化过剩产能,形成供需良性循环;二是,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消费升级需求催生新增长点;三是,“双循环”战略要求激活国内市场。在收入分配领域,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在社会保障方面,需完善覆盖养老、医疗、教育的全民保障网;在政策引导上,要改革财税体制,让地方政府从“重生产”转向“促消费”。这些制度创新,正是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的制度优势所在。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首要任务。上半年,消费券等财政工具的创新使用,在试点城市撬动消费发挥了乘数效应。

科技赋能的中国路径——

上半年的创新实践呈现爆发态势:全国密集新建“AI+消费”应用场景示范区;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再次彰显数字贸易的蓬勃力量。

近日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落地,预示着“人机共生”时代的来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10年后机器人将免费服务”,传统生产—消费的关系将被重构。

这不是简单的机器替代人工现象,而是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机共生”消费伦理。在生产型社会,是以生产者为核心构建工作伦理;而在消费型社会,是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消费伦理。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科技向善”的消费伦理重塑。消费将升级为一种审美体验。正如社会学家鲍曼说的,最终是美学而不是伦理被用于整合消费。

超越西方的中国方案——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协同方面,6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达48%;在精神消费维度,文化娱乐支出较快增长,“哪吒热”带动了中国文化“出海”。这些特征明显区别于西方“信贷驱动型”消费模式,展现出“供给创新—需求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从历史经验看,上个世纪初的那场经济危机打破了西方生产社会的神话。经济学家凯恩斯把这场危机的根源归结于供给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主张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从“制造大国”转向“消费社会”,催生了汽车、家电、好莱坞等产业;日本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转型,诞生了索尼、丰田等全球品牌。但历史不会重复上演,中国不可能复制西方的转型模式。

当前,中国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新业态不断涌现、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为消费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技术革命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将用探索和实践书写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的演进路径。以史为鉴,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需要实现三重超越:超越生产型社会的增长悖论,超越西方消费主义的异化陷阱,超越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

展望未来,中国消费型社会应该是:高工资、多假期、低压力、敢花钱、愿生娃……机器人将代替人从事物质生产,人类只为了精神而劳动。

这是一场基于14亿人市场的文明范式革命,不仅关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观念转变、制度体系创新,更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消费型社会的探索,必将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方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