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15 人!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省5个项目15名学子获得“创新之星”荣誉称号,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再度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获奖数量实现新的突破!
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承办,7月26-31日,在浙江诸暨市海亮教育园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包含港澳特区的26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比赛。我省经过科创大赛的层层选拔,派出各赛项各组别第一名共计81名学生参加交流活动。
本次全国交流实践活动延续了历年项目,包括数字创作、计算思维和科创实践三大类,同期举办FLL青少年机器人挑战项目,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现场创作项目当场公布考题,要求参赛学生在各类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借助数字化资源及工具进行数字化艺术作品的创作,运用编程语言完成创意性程序设计,并通过软硬件的协同配合,设计并实现智能服务功能;场地竞技项目要求学生现场编程、调试、操作,对学生进行“技术+综合素养”的全面考验。每赛项每组别有6支队伍能够获得“创新之星”。
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实践活动创新之星名单
数字绘画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杨奕娴
电子板报
庆阳市庆城县庆城小学徐琪茗
3D创意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李俊萱、韩一鸣
平凉市第四中学 武瑞卿
创意智造
兰州新区第三初级中学翟耀祖
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陈嘉敏
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小学王棋
陇南市两当县第一中学王嘉鑫
FLL青少年机器人挑战项目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邵泳睿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安治霖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唐紫程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卢思宇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陆铭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城校区蔡雨彤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全国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考察,首次全面启动现场创作方式。在全国活动的指导下,我省科创大赛也随之进行了相应改进,就各类线上赛项开展了线下集中选拔,现场同台竞技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及能力发挥,提升了选拔品质,选送学生整体实力更加坚实。
下一步,我省将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建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行动,立足信息科技(技术)、科学课堂主阵地,组织师生学AI,用AI ,营造科创教育浓厚氛围,分学段、分层次构建覆盖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协作、审美艺术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与提升。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