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安日报)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政务服务“枫桥工作法”为抓手,聚焦军人军属急难愁盼,创新推出“双拥服务套餐”,在畅通矛盾问题化解绿色通道,实现“小事不出窗、大事不出厅、服务不缺位”的实践中,绘就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新画卷。
小事不出窗
跨域通办架起拥军“连心桥”
“军嫂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人社窗口负责人的一席话,道出了泰安政务人的拥军情怀。
得知青岛的随军家属张女士因档案缺失遇到退休难题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了军属服务绿色通道,通过跨域通办机制与青岛社保中心、原部队多方联动,最终在档案缺失的困境下,为张女士补全了13年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让张女士实现了“零跑腿”退休。这一案例是泰安政务服务“枫桥经验”在拥军优属领域的生动实践。我市窗口工作人员以“办不成事不罢休”的韧劲,让军人军属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
大事不出厅
全链条服务消除退役军人后顾之忧
近日,退役军人刘老师因养老保险手册丢失来到泰安市民之家退役军人服务专区。了解情况后,人社窗口首席事务代表吕勇带领由多个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档案攻坚小组”,在数万份历史档案中“大海捞针”,仅用3小时便找到了原始缴费记录,并现场为刘老师补办手册。考虑到刘老师下岗失业的情况,工作人员还主动送上失业优惠政策和公益性岗位“大礼包”。
这种快速响应、部门联动的暖心服务得益于我市创新建立的“民情企意工作室”机制——通过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局长坐班+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六大渠道,第一时间捕捉企业和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以来,我市已精准捕捉问题咨询和建议12318条,推动了36类共性问题的整改。
我市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构建起“退役即服务”的暖心链条,让退役军人有了“转身即回家”的归属感。目前,我市着力打造“退役一件事”集成服务,实现了退役报到、社保转接等11项业务“一窗通办”,材料精简50%,办理时间被压缩至10分钟。
服务不缺位
立体化拥军构筑尊崇“同心圆”
“您为祖国守边防,我们为您守后方!”在泰安政务服务大厅里,“杨晓工作室”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这个被省委组织部表彰的“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专门为退役军人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创业扶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已协助多家军创企业解决创业落地难题。在我市组建的268人的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中,也有退役军人,他们定期深入大厅,推动服务流程持续优化。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护航”,泰安政务服务“枫桥工作法”在双拥领域的创新实践,既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军民团结如一人”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枫桥经验”,以“军人优先、军属优待”为导向,在企业开办、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出更多拥军举措,让“最可爱的人”在泰安这片红色热土上感受到尊崇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