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陆军)
三个年代
三代军人
三套军装
从战火纷飞到盛世太平
这是一个家庭
与革命军队结下的不解之缘
也是祖孙三代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血脉传承
直至今日
延续未来
今晚的《一陆有你》,让我们走近一个三代从军的家庭,聆听他们接力从军的故事,感受三代人的铁血丹心和家国情怀。
本文作者 | 米久江、李国涛、孙朝阳
今晚主播 | 赵甜甜
音频采制 | 赵甜甜
“爸,我立了三等功,我带的兵也在单位比武中荣获3个冠军。”近日,西藏军区某旅军士陈杰难掩激动,向父亲报喜。父亲陈均民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你外公要是知道了,一定很欣慰。”
千里之外,阳光透过玻璃,照着陈杰家墙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陈杰的外公陈长林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身姿挺拔、目光坚毅。
1948年冬,外公陈长林主动报名参军。2年后,他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一次任务中,敌机轰炸切断了补给线,他和战友扛着弹药箱,在严寒中徒步穿越封锁线。“那时候,没人喊苦,心里就想着完成任务。”多年后,每当孙辈围在膝前,陈长林常拿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奖章,回忆烽火岁月的同时,还语重心长地说:“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陈杰的外公陈长林在战场执行任务父亲陈均民入伍不久,便被编入战斗预备队,由于军事素质过硬,被任命为重机枪排代理排长。他带着战士们反复演练战术动作,军装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能够上前线,个个都兴奋,大家都想在战场上立功。”回忆过往,虽然没能参与战斗,但陈均民眼中依然闪烁着当年备战时的坚毅。教育孩子时,他也常说:“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外公和父亲的教诲,像一粒粒种子,深深种在陈杰的心里。2003年的夏天,警校毕业的陈杰面临人生抉择:是去派出所当民警,还是实现儿时的从军梦?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的场景、外公讲述的战斗故事、父亲演示战术动作时的飒爽英姿,还有弟弟陈磊戴着大红花入伍时的笑脸,都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好男儿就要去当兵”,在选择面前,陈杰不再犹豫。
▲陈杰的父亲陈均民练习战术动作从军梦想虽已实现,但在“争当尖兵”的路上,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入伍后,陈杰被分到西藏,成了一名高原汽车兵。首次跟车执行运输保障任务,他所在车辆在悬崖边突然熄火。刺骨寒风中,陈杰和班长趴在车底检修了2个多小时,终于将车辆修好,直到深夜才到达兵站。
驻守高原,让陈杰吃了不少苦。每每想到外公、父亲的教诲,他便给自己打气:“这点困难算什么?绝对不能给他们丢脸。”陈杰认真学习汽车驾驶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就向班长请教,不断提高驾驶技术和维修本领。经过不懈努力,在义务兵期间,他便能熟练驾驶多种车型。
▲陈杰与战友修理汽车哥哥在军营出彩,弟弟陈磊的军旅人生同样精彩。2002年,陈磊参军入伍后,成为空降兵部队的一员,多次圆满完成大项任务。
去年夏天,陈长林去世。陈杰拿出外公获得的奖章,将两个还在上学的儿子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好男儿就要去当兵!我们要把参军报国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
三代从军,不是巧合,而是选择;不是负担,而是荣耀。正如他们常说的那句话:“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来源:解放军报)
主播 | 赵甜甜
赵甜甜,“人民陆军”编辑,热爱播音、跳舞,座右铭:追随自己的光,赤诚亦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