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三亚发布
2025年8月起
一批新规将正式实施
一起来看看
它们将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
1
海南省《三医真实世界数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8月1日起施行
近日,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三医真实世界数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自8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5年。作为国内首个明确整合医疗、医保、医药三方真实世界数据资源并规范其应用的管理文件,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海南在利用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械研发与评审、优化医保决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2
《海南自由贸易港防控外来物种入侵若干规定》8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防控外来物种入侵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若干规定》创新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对外来入侵物种实施更有针对性、更严格的管控,填补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管理要求方面的制度空白。《若干规定》提出,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协调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纳入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研究部署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3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政务数据,是指政府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但不包括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数据。《条例》明确,政务数据实行统一目录管理。政府部门通过共享获得政务数据的,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以及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其他目的,不得擅自将获得的政务数据提供给第三方。通过共享获取政务数据能够满足履行职责需要的,政府部门不得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复收集。
4
职业病目录有变化!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此前联合发布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调整后的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目录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其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5
电梯、客运索道等
特种设备纳入召回管理
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8月1日起实施。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特种设备纳入召回管理。召回的工作流程包括缺陷信息收集与分析、缺陷调查与认定、召回实施、召回监督。
6
智能床有国家标准了!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此前批准发布的《智能床》(GB/T 45231—2025)国家标准8月1日起实施。智能床借助数智化技术实现床体形态变化和功能控制,不仅能提升人们家居生活的便捷性,还能为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提供支持。该标准紧跟家具产品智能化、适老化发展趋势,首次规定了智能床产品的技术要求。
7
全面加强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新规施行
国家药监局此前印发《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重点对以下几种物质和情形开展监测和评价:易在化妆品中添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化妆品中易对儿童等重点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的物质;化妆品原料或者包装材料可能带入,化妆品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或者带入的风险物质;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需要涉及的项目,以及其他重点监测项目等可能影响化妆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
8
规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保质期标注新规将施行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已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质期标注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规定》明确,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中药饮片的保质期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主研究确定,在标签标注的期限内,中药饮片应当符合所执行的饮片炮制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
9
现金买黄金、钻石超十万元需上报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客户现金买黄金、钻石,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机构需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10
进一步规范金融业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金融从业机构在我国境内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办法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住所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明确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等级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级标准底线规则等。